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远 山,呼唤 第九章 卷二(2/4)
足,肚子鼓鼓,坐在长凳上,享受这片刻的幸福感,他们看着别人也在吃,真是美餐呀!“明天咱还来不,妈?”“天天来该多好!”
“看情况吧.”爸爸答道。
这天早晨,当孩子们醒来,穿好衣裳,推开房门时,全都惊呆了,外面的雪太大了,足有一米厚,盖满了整个世界,房子好像一夜之间变矮长胖了,孙家的猪圈鸡架全没了,哈司的上盖被雪压得几乎弯下了腰,再看山上,树木好像变矮变少了。大人们已把院子撮成了几条通道,孩子们走进了如两面雪墙的窄道中,他们只比雪墙高出一头,感觉即新奇又刺激。太阳刚刚升起,院子及房屋还都隐藏在大山的阴影中,高高的双头山早已披上了金色的霞光,真美呀!远处的房屋似乎都变小了,变少了,树木稀稀拉拉。再往北往远看去,雪山连着雪山,如白色的波浪伸向天边,洁白的世界像静止了一样,湛蓝湛蓝的天空一丝云也没有,蓝得要使你醉倒。在这冬日的早晨,蓝天,雪山,它们交汇的波浪线像柔美的风景画,横亘在你的视野里,景色况美至极。
孩子们走在狭窄的雪道里望着远方,他们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竟会下这么厚的雪,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惊喜。他们像一群小鼹鼠从院子中的雪巷道一下子窜到了通往泉眼的雪道中,又像掩体中的战士一样,小跑着前进,最后来到了泉眼处,几个大人歇气停住了手,当孩子们的目光落到泉坑时,他们全笑了,厚厚的雪已把泉坑几乎填平,哪里还有泉眼和小木板桥。
吃过早饭后,两家人又继续撮下去,清理完泉眼后,又开辟新雪道,打通山根小路,通往前街。
直到中午,之琴下夜班才回来,因雪太大无路可走,工厂机关学校全力除雪,停工停课,这一天是1961年的最后一天。
一月份,学校放寒假了,欢天喜地的孩子们又回归家里。每天吃完早饭,就开始写作业。火盆里的火炭挺不了几个小时,屋里总是特别地冷,他们都趴在炕上写作业,头朝里脚朝外,炕上的余温,使他们感觉不那么冻手,写几行字后,还是太冻手了,只好把手伸进炕脚底的被卷里暖和暖和,每天几个人坚持写一个小时的作业。
生产队没什么活了,大雪封山,杨松朋在家学着编筐编囤子。开始一点也不会,就去孙家请教,孙爷爷总过来教他如何编,要是圆筐,就起十字花底,并拿来一个样品,起头时几根相压,几根相别,杨松朋一听一看就明白了,照这样就编了起来。他要编一个囤子,孙爷爷看着他编,并随时递过来一根插上,杨懂了要领,就更顺手了,开始有点松,编几下就紧了,孩子们都过来看爸爸编筐。
两家孩子来回窜,多数时间杨迈他们是在孙家待着,孙家东西两铺大炕,屋里又暖和,他们总是搓嘎拉哈,要不就折纸,拆绳,要不就到外边用短鞭子抽木陀螺,吃完饭高兴了就踢毽子。
今年雪大,正适合玩雪,从家门口的坡上到大道的尽头,足有二三百米之多,这个漫漫长坡,正是玩滑溜坡的好地方。中午时分,太阳暖呼呼的,大道显得锃亮耀眼,宝霞扛着大爬犁,来到屋前方的岔路口,这里是山根小路和大道的分界处,小道旁就是每天要经过的石龟碑,只要从这放下爬犁,那就像野马脱缰直奔坡下,孩子们很高兴,第一次要玩这个,不知啥滋味儿。
宝霞坐在前排中间驾辕,杨威和宝云各坐她左右,宝霞双手搂着两人后腰,杨迈杨策坐在后排,两手握紧木杠只等开车,“都坐好没?”
“坐好了!”
“好,---驾!”宝霞自己一声令下,双脚使劲踮地,爬犁移动了,开始好像挺慢,眨眼间速度便快了起来向下滑去,大家坐在这雪上飞车,一泻千里般飞流直下,孩子们得意极了,滑到了有连续弯曲的地方,每个人的身体都随弯左右晃动,大家一起享受这自由的美妙,当滑出弯道后,速度好像更快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举起双手高叫着:“胜利啦!胜利啦!”
最后到达了平地处,惯性也消失了,爬犁才停止移动,大家如一群小鸟跳到地上,叽喳乱叫一阵,打闹一番,然后才往回走。这回该杨迈扛爬犁了,其实不用扛,把爬犁上的绳子解开,套在肩上,往回捞就是了。
回到原处,杨迈要驾辕,杨策在前,宝霞几个在后,前俩后仨,都坐好后,又是一声令下,“驾!”全体也大喊一声,杨迈双脚使劲踮地,车也没动,杨迈叫杨策双脚也使劲,俩人同时用力,大家又一次齐喊“驾!”四只脚一齐点地,这回爬犁才动了,眨眼间冲下了坡,顺式滑去,又一次飞流直下,大道两旁的雪地及枯草都向后退去,那种“自由”别提多美了,太自由拉!大家全笑了,欢呼雀跃着,杨策乐得干脆躺在了雪地上,打起滚儿来。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就这样来来回回,上上下下,玩儿得不亦乐乎,走回坡上后,大家歇一会儿,这回宝云和杨威不滑了,暂时歇歇。剩下三人继续滑,宝霞驾辕,继续自由下去,此时他们已浑身冒汗了,爬上滑下地玩,早已忘了数九寒天,直到最后玩不动了,这才回家。那条漫漫大道越发显得亮丽宽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