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1章 转儿科(1/3)
程安望着许慧红那无助又悔恨的神情,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母子情深,这是人之常情,
但作为一名医生,他更清楚自己当前的责任。
他调整了一下语速和状态,轻声安慰道:“许慧红,深呼吸,放松些。现在你要相信我们,也要相信你和你的孩子。我们会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梅姐和林悦依等人也在一旁柔声附和,劝慰许慧红不要太过激动。
许慧红的身体仍在颤抖,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但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她求助地看向程安,忐忑道:“程医生,我……我的孩子会没事吧?”
程安点了点头。
若是换个场合,他恐怕会将病情稍稍往严重了说,毕竟医生总是将风险挂在嘴边,他也不例外。
但此时此刻,他还是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的说法,“你的宝宝刚出生时有些轻度窒息,但经过复苏后,他的基本情况已经好多了。除了哭声稍微差了些,其他指标都基本正常,目前看来还算平稳。”
刘一琳在一旁听了听胎儿的心率,适时补充道:“不过,宝宝还是需要转到儿科去观察。”
许慧红闻言,表情又变得有些委屈。
程安没好气地瞪了刘一琳一眼,他能不知道要转儿科吗?这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
但作为妇产科医生,他更知道在这个时候病人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
于是他又温柔安慰道:“去儿科是因为那边的监护条件更好,如果宝宝真有什么状况也可以及时抢救。你不用太担心,这只是一个常规的转科操作而已。”
许慧红皱了皱眉,她狐疑地看了看刘一琳,又看了看程安,再瞅了瞅她那仍在懒洋洋哼唧的孩子。
经过一番思忖,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程安的安慰。
毕竟,程安此时虽然身上沾满了血渍、羊水和胎粪,显得有些邋遢,但他语气沉稳,话锋老练,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信任。
而且凡是人都喜欢听好话,她也不例外。
她定了定神,试图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移开,并按照几人的指示,开始尝试放空心情,慢慢地深呼吸。
随着氧气通过鼻导管缓缓进入鼻腔,她的眼神逐渐变得柔和,原本麻木的身体多了些温度,紧绷的四肢也渐渐舒缓下来。
分娩间的氛围开始缓和。
梅姐对不远处的护工阿姨吩咐:“乔姐,把她之前准备的粥拿来吧,让她喝点粥,预防再次出血。”
护工阿姨应了声好,立刻利索地端来了一碗温热的粥。一勺又一勺地喂给许慧红。
心情稍有好转后,许慧红也开始觉得饿了。由于中心分娩间内家属不得入内,几个护工阿姨便担任了半个家属、半个护士的角色,细心地伺候着许慧红。
程安又亲自隔着无菌单摸了摸许慧红的子宫,确认宫缩转好,心电监护上的生命体征也趋于稳定后,才放下心来。
他对身旁的梅姐说:“梅姐,麻烦你再统计下刚才的出血量吧。我估计可能有500毫升了,等下还是要提高警惕。”
梅姐点头表示同意。
她经验丰富,虽然还没具体称量刚才的出血量,但仅凭目测,她也觉得出血量应该超过了500毫升,达到了“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不过,她们此时该做的和能做的止血措施都已经用上了。如果等下松开钳子后,许慧红的子宫还要涌血,那就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了。
比如呼叫教授级别的医生支援,上球囊,介入栓塞,甚至是切子宫。
但这些是后话,也是众人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因此大家都默契地没有提起。
这时,刘一琳又摆弄了一下孩子,随即望向几位产科的同事,主动提出:“我们nicu还有很多事,这个孩子我先抱下去吧?等下你们照例补个转诊单就行。”
她口中所谓的“抱下去”,其实就是她先将孩子抱去住院部11楼的nicu,为孩子进行再次评估及必要的复苏后,安置于保温箱内监测护理。
陈宇点了点头,知道这是应有之义,于是停下了手中仍然间歇刺激啼哭的动作,问:“刘医生,那这个孩子的评分怎么写?”
“6-9-9吧。”刘一琳瞥了一眼保温台上的时间,此时距孩子出生刚好十分钟,正值第三个评分时间节点。
阿氏评分依据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五、十分钟三个时间点的状况进行评价。
至于后两个9分,则是考虑到宝宝哭声尚不够响亮,她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分数。
陈宇无异议,只是吩咐小周迅速为孩子准备好手腕带,并将这些基本信息记录在册。
趁着整理手续的空档,刘一琳又问许慧红:“你的家属在门口吗?孩子的爸爸来了没?”
“来了,都在门口等着呢。”许慧红点头,脸上却又不禁流露出一丝迟来的担忧。
对于丈夫,她还算放心;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妙手回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