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原鹿正肥 > 第三十章 琉璃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章 琉璃(2/2)

目录
好书推荐:

比较简单的玻璃。

不过,祁功的水平不足以制造什么玻璃器皿,也没法进行吹制玻璃这些精细活。他竭尽所能,也就是勉强做出了些玻璃珠子。

其实,如果祁功能早个一百年穿越的话,那他做出的这些个玻璃珠,可就价值万金了。但是,在北魏的世祖时,洛阳的工匠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玻璃制作技术,按照史书的记载,“中国琉璃遂贱”,意思是在中原,琉璃的价格不再和之前那样珍贵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个“遂贱”,是指和曾经的天价之宝的地位相比“遂贱”,而不是琉璃器皿真的变成了大路货。按照考古的发掘,哪怕是隋唐时期,琉璃器皿的数量也依然比较稀少,也主要是贵族才能使用。

况且,在中原便宜,和在河北依然昂贵,可并不矛盾!中间隔了条黄河,隔了许多路程,贩卖到河北,价钱翻上几番都是有的!

而且,中国传统的玻璃制作方法是铅钡玻璃,祁功采用的却是钠钙玻璃。两者相比较,铅钡玻璃的制作成本明显更高,虽然颜色绚烂,但容易破碎。而钠钙玻璃,尤其是祁功通过后世的化学知识采用的钠钙玻璃配方,价格要低廉得多,而且发展潜力也很大。

此时,他虽然还只能制作出玻璃珠子。但如果慢慢改良技术,可能就能够做出比较实用美观、不易破碎的玻璃器皿了。

除此之外,祁功手里的玻璃,不会像洛阳的那些玻璃工匠一样,由于乱七八糟的师承关系也好、藏本事也罢的因素进一步提高成本。

通俗地讲,这玻璃,本是西域进口的高级奢饰品,由于本土掌握了技术,变成了轻奢。而祁功,却又能够以白菜价,制造出这样的产品。

“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璢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然未及河北。后赵祖改制技法,河北之人方不复奇之。”——《魏书卷九十·西域传》

不想错过《中原鹿正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