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1章隋陈两国军队数量对比(1/2)
隋人的部署大陈朝庭是不知道的。
陈朝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军事改革。
5月25日,陈叔慎召集一场大军高级军事会议,主要是地方实际掌控者,开了一场大会,除了高凉冼英,西江陈佛智,交州李幼荣,安州宁禄臣,桂州李士迁这几位经常出现的,又加入了潮州杨师雄,江州林仁康等地方实力派。
其实这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领南势力大整合,主要就是为了,整合军队,军队正规化,需要他们将手中的军队交出来,进行整编,从而达到战术协同听从号令的目的。
陈国军队数量一直是个谜,陈叔慎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军队,正规军还好,湘州驻军在40000左右,江州则是陈方庆从广州带去的10000多,这50000就是在籍,并且可以实际掌控的军队,但是其他武装力量就不好说了。
以西江督护为例,陈朝在西江流域直接看到的军队在4800左右,但是,陈佛智单次动员军队就超过30000人,朝廷军队4000多,私人部队超30000,冯氏在粤西可动员的大军也超过2万,还曾经两次派出军队去支援北方,,桂林李士迁也有接近20000的大军,宁氏被打残了,但也还有超10000的军队,大庾岭上的林氏号称十万,粤东杨氏则难以估算,这些部队加起来,根据王猛的统计,不下15万。
这些军队可不受陈朝朝廷控制,除非你求他们,或者他们主动跳出来,王猛就求过冼英北上支援江州,陈佛智则是主动跳出来平叛,平定宁猛力叛乱,这些部队加上陈朝在北方的5万大军,在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居然超过了20万大军!!
不过部曲军队的水分也十分严重,军队素质和战术都有很大的问题,很多军队本身就是普通猎人,比如说乌云洞主的数百军队,个个都是神射手,但是你要是让他们排长枪阵让他们协同作战他们就搞不来了,他们只会嘴里喊着乌拉往前冲。
这就不是一只正常的部队,不仅是素质和战术上的问题,军队装备也是五花八门的,还有语言沟通,文化的问题,有的部族就是不喜欢穿衣服,或者出生就要砍掉一根手指,比如在崖州的詹耳族,他们就是喜欢在耳朵上带上一个大环,让耳朵垂到肩膀之上。这些军队也是无法编入军中的。
太尉王猛走到众人面前,用着他雄厚得声音说道:
“自隋人济江,我大陈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幸的诸位相助,与我等一同击退隋人数次进攻,国家才得以保全半壁,隋人残暴,如今恐怕只会与我等不死不休了。然而我大陈人虽众,各家部曲,不听号令各自为战,如何还能阻挡隋人下次兵锋。
正所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诸位都是一方豪强,家业非小,隋人南下恐怕不会与诸位干休”。
陈佛智闻言便解释道,“我等非是不听号令,只是这部曲散居各地,一时间难以聚集,待我等聚兵响应为时已晚”。
“然也,顾而我与朝中同僚,共同整理了一套新制”,随即就有侍者分发文书。
诸位且看,部曲之兵在于部曲散居难以集中,我等便集中800户为一镇,一镇设督尉一人,校尉二人。十镇为一军,开将军府,设军主一人,参军5人,司马5人,战时方便直接调动,,同时朝廷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兵甲,武器,并派遣教官进行必要的日常训练,出征时由镇集中到府,组成大军协同作战。
军镇之长由各家推举上报即可,调令则由谘议院和兵部协商,在岭南45州设立170个镇,共计配属军队135000人,军镇之民由领户挑选,可免税,若外派驻军加俸,余者待遇等同”。
林仁康直言道:“这样我等的部曲岂不是就被朝廷拿去了吗?”
陈佛智立马反驳道,“这是什么话,什么叫你等的部曲,这都是朝廷的部曲,朝庭都是为了保卫我等”。
李幼荣当即道:“太尉所言有理,我同意”。
众人纷纷表态,陈佛智,冼英,宁禄臣,等人也纷纷同意,余者则开始犹豫。
王猛直言道,“我便敞开来说,诸位无非就是怕朝庭言而无信,剥夺尔等兵马,我王猛直言,此无稽之谈,哪怕你是推个三岁稚子为一镇之主,朝廷也会应允,根本无须担心,我若是而等,只会嫌自家军镇太少,子弟不堪其用”。
众人面面相觑,有的人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样看来的确没啥弊端。
由此,南陈版的府兵成形了,号称十大家,岭南的主要军事力量被纳入到了陈朝这一指挥体系,地方部曲兵也开始了正规化的组织和训练。
对此陈术洋洋得意,北魏六柱国一开始也不过五万,自己一搞就是十几万。这简直就是宇文泰第二。
同一天,韶州出现了第一所专业的军官培训学校,皇家军校,山长是陈叔慎,这里的军官先会选择大族青年,培训后下放到各镇担任教官,从而达到慢慢改造各地军镇的目的。
陈人有20万大军,隋人有多少呢?,这并不好说,主要是没有记载,按照陈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陈霸业》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