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威伯(1/2)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整个辽东镇蒙上一层银霜,雄关更添肃杀之意。
城外一里空地,精气神饱满的披甲边军不畏严寒,组成方阵,分列两侧,中间留出一条长长的通道。
而在通道尽头,叶隽连同辽东镇大小官员正向远处眺望。
李云也在其中,并且就站在叶隽身旁两步外,其他人看向他的眼神,除了敬畏,还有羡慕。
两日前已有信使来报,朝堂恩赏三等伯爵位,赐号武威伯,并任正三品武威将军职,这是个虚职,不是军中实职。
军中三品实职,应该是参将、左右防御使、指挥使或是都督等职位,这些才是能真正领兵有军权的实职。
只不过他也很清楚,太上皇未死之前,眼下的封赏正合适。
哈了口白气,李云抬头望向空中飘落的鹅毛大雪,心中感慨不已。
他本以为能赶在冬季前回神京城,未曾想一耽搁,恐怕要等来年春暖花开之际,才能回去了。
那些招安的部族,他不可能直接丢给朝廷派来的官员安置,一走了之,不然刚建立的威望和信任,会瞬间崩塌。
“来了!”
有眼尖者瞧见了风雪中的影子,低声提醒。
下一刻,叶隽迈步向前,其余人纷纷跟上。
不过片刻,人影越来越清晰,已经能看到鲜亮的斗篷和马车。
相较之前接见三千营,这一次的接待仪式繁琐隆重了许多。
好在大冷天的,再拖沓也不至于太久,很快就进入到最终环节。
冻得脸色有些发青的老太监上前拿出圣旨,在场所有人立刻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总兵宁远侯守土有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第一封圣旨将辽东镇上下将领士兵都夸了一通,然后是一些实质性的物资奖励。
叶隽接了圣旨后,就见老太监又拿出了第二封圣旨。
“南城指挥使,敢勇营三千营随军军医李云接旨。”
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李云,面色平静上前,跪地道:“臣李云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恩封武威伯……赐武威伯邸……赏银千两……绫罗蜀锦十箱……金玉五对……”
因是不世爵,所以永宁帝难得大方一回,不仅赐了宅子,还格外赏赐了许多可以变现的财物。
要知道宫里赏赐的东西,很多很珍贵,但因为是御赐之物,所以可以留着传家,却不可以变现为银钱。
“臣李云叩谢陛下。”
语罢,李云起身接过圣旨,并顺手塞了一张三百两银票入老太监袖中。
老太监低头一瞅,老脸立时笑得跟菊花一样,拱手道:“恭喜李伯爷。”
“公公客气。”
圣旨发完,外面怪冷的,寒暄几句后,一行人便往城中去了。
总兵衙门。
议事厅。
圣旨赏赐实际都是顺带,此行大批官员天寒地冻赶来,是有重要任务,也就是妥善安置西西可雅部等部族。
封赏李云的圣旨中,永宁帝格外提了一句,因这些部族是他招安,所以让他协助安置。
没有界定具体权力,但协助一词,就定了他不能一言拍板,能做到哪一步,全看李云自己发挥。
纵观投入永宁帝麾下以来,他都只是提供一块土壤,然后让李云野蛮生长。
至少目前来看,长势都让他十分欣喜,所以他投注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毕竟看似只是添加了一句话,背后却是他和群臣僵持许久,才争来的权力。
逐渐政治成熟的李云,也是敏锐察觉到这一点,所以面对厅内坐着的一众官员,打定主意要抗争到底。
此次随行官员中,官职最高者乃户部左侍郎,长须方脸,深邃双眸透着不同于一般官僚的精明之色。
军部来的主官也是位侍郎,却是右侍郎,肩宽背阔,步伐沉稳有力,绝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古人以左为尊,所以虽然同为侍郎,品级相同,但左侍郎更在右侍郎之上。
其次礼部和吏部主官都是郎中,工部则只来了位员外郎。
由此可知此次五部争斗结果,果然还是握着钱袋子的户部更胜一筹。
而厅内除了五部主官和李云外,叶隽、巡抚、都参事等辽东高层也都在座。
两拨人分列左右,李云位置仅在巡抚之下,在左手第三座次。
来之前,关于如何安置二十四部族,已经拟定了详细章程。
李云拿过文书查看,内容都是十分优厚的政策,但如果一个字一个字的扣,就会发现其中缺失许多关键细节。
而这些细节处,无一例外,都能让经办官员从中上下其手。
就拿其中最简单的收购毛皮举例,审查商品品质的标准,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完全由官吏灵活制定,这对那些牧民很不公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我本无意称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