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磐石居的黑暗面(1/2)
周浩自从进了磐石居后,一度以为自己回到了蓝星。街边卖各类物品的商店一应俱全,街道上甚至有来来往往的各式小汽车开过。
商店的霓虹,汽车的车灯,和街道上的音乐,无不展示着这个避难所的繁华。也许这些东西曾经是绿寰星上的人们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存在,但现在只有一些大型避难所才能拥有它们了……
不过终究是有几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在,周浩知道,在繁华的地方往往最容易滋生腐败。
蓝星上,有一位管理者对统治者说过,统治者想让管理者忠于自己,那得给人家好处。而在国家穷困的情况下,没多少钱,统治者拿什么来收买人心?
在不能直接拿出银钱给管理者好处的情况下,那就给他们权,让管理者们利用手里的权去贪污去盘剥居民。
管理者们可以搜刮居民得到钱财,但追根溯源,管理者们搜刮居民的权力是统治者统治者大人给的,那管理者们当然就会感谢统治者,对统治者忠心,还是相当于被统治者收买了。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收买了管理者让他们得到了好处,换来他们忠于统治者;另一方面,贪污毕竟不是好事儿,这些管理者既然贪污了,那有了污点,有了“小辫子”抓在统治者手里,可以更好控制他们。
腐败的管理者往往比清廉的管理者更好用。腐败的管理者因为有贪污腐化的行为,有把柄抓在统治者手里,就会怕统治者,只能紧紧追随统治者。
清廉的管理者没有把柄抓在统治者手里,而且清廉的管理者一般来讲更正义耿直,心底无私为了居民的,问心无愧就会理直气壮,他们并不总是会买统治者的账,甚至会为了居民的利益站在了统治者的对立面。
清廉的管理者对统治者的畏惧程度、忠诚程度都不如腐败的管理者。
当然,如果腐败的管理者污吏横行,居民必然民怨沸腾,甚至可能会造反。所以他也给统治者制定了对策。
如果贪腐还没到可以让统治者地位不稳的地步,统治者需要三天两头发布“痛斥腐败”、“惩治腐败的管理者”这类令旨斥责贪腐现象。
这样做也有两个好处,一个可以让居民知道,统治者大人是一心为民的、是对贪腐深恶痛绝的,所谓贪腐不过是官员的个人行为而已,居民会更恨腐败官员,同时更拥护统治者。
另一个好处是,统治者整天说整治腐败的管理者,但暂时光打雷不下雨,那些有腐败“小辫子”抓在统治者手里的官员当然就会害怕,会担心哪天反腐的闪电劈到自己头上,那就只能更畏惧统治者,更忠诚于统治者以换取统治者的“不杀之恩”。
如果遇到极度腐败的管理者,人尽皆知,居民怨声载道,则“杀之,籍其家资”。这样做也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杀了腐败的管理者可以平息民愤,居民会大赞统治者“英明”、“为民做主”,可以提高统治者的威望,增加统治者在民间的拥护度。
另一方面,查抄了腐败的管理者的资产,把腐败的管理者绞尽脑汁贪污的资财收归己用。对统治者来讲,实现了真正的“名利双收”。
这就是用腐败的管理者的种种好处。用清廉的管理者是得不到这些好处的,杀清廉的管理者也得不到好处。
假如你要是杀清廉的管理者,因为清廉的管理者在居民心目中有声望,你杀清廉的管理者就会失民心;同时,清廉的管理者一般没什么钱,杀清廉的管理者也捞不到油水。
这段话揭示了封建皇朝时代君主如何使用腐败的管理者下一盘精妙大棋。
因为用腐败的管理者比用清廉的管理者“好处多多”,所以翻遍历代皇朝的史书,发现腐败的管理者多如牛毛而清廉的管理者寥若晨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按照这个规律,官场上会自动淘汰清廉的管理者,而只有腐败的管理者才能留下来。清廉的管理者要么被排挤出局,要么同流合污也变成腐败的管理者。
只要一个地方有了组织架构,那个地方就可能会有腐败的概率,而且这种概率,在繁华的地方会非常之高……
在洛璃开口之前,周浩就已经猜到了磐石居可能发生过什么狗血的事情。
果然不出周浩所料,磐石居的普通居民中,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有经商天赋的普通居民,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建立起了自己商业帝国,甚至垄断了磐石居里的一些产业。
树大招风,他的产业被磐石居内的王族看重,王族颁布了不少针对他的政策,一步步把他逼上了绝路,最后瓜分了他的产业。
还有一次是磐石居内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被王族成员剽窃,王族倒打一耙污蔑他才是剽窃者。那个科研人员一气之下想要脱离磐石居。然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那个科研人员的消息了……
周浩听完,感觉有些无语,见微知著磐石居王族和普通居民的矛盾已经快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了。
如果不是在末世废土之上,在这片沙漠之中,不少避难所居民肯定已经想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超级末世农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