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3章(1/2)
考虑了片刻之后,杨一凡才继续说道:“儒门开创之人的姓名如今已不可考,只知道在儒门弟子口中,将那位开创了儒门一脉的祖师称为圣人。传说圣人出生时天现异象,雷蛇狂舞,金龙来朝,更有紫气遍布苍穹。”
杨一凡一边说一边嘬着牙花子,似乎对这种说法颇为不屑,说完之后更是评论道:“紫气盈天乃真神现身之兆,这些儒门弟子竟然胡乱攀附,端的不为人子。”
道门平时看上去似乎对所谓的“俗世礼法”不屑一顾,其实在他们心中自有一套准则。
对于大多数道门弟子来说,这世上唯有两件事不可亵渎,一个是各自的宗门师长,另一个就是满天的神佛。
前者代表了传承,后者则是所有修炼者共同的目标。
儒门圣人出生时就紫气盈天,这岂不是说圣人一出世就比绝大多数的道门弟子还要厉害?这让那些苦心修炼修炼上百年才小有所成的道门弟子情何以堪?
正因如此,儒门弟子在佛道两派都没什么人缘,甚至大家平时都尽量避免提起他们。如果不是今天正好遇上,只怕杨谨还要很久以后才会知道世间有这么个门派。
虽然没有和儒门的人打过交道,不过听了杨一凡的介绍,杨谨也有些看不过眼,对于玄清宫的弟子来说,紫气盈天是一种不可亵渎的神异之象。
在玄清宫的典籍之中,只记载过一次“紫气盈天”,那就是当年道祖鸿钧域界传道,开辟玄清宫一脉的时候。
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神祗的降临,玄清宫的记载都是“紫霞万里”,“紫气东来”之类。
紫气盈天,在玄清宫中是专门用来代指道祖降世的。
这也就难怪身为玄清宫弟子的杨一凡,在见到儒门弟子的时候会有些跳脚了。
杨谨虽然心里也有些别扭,可见到极少有情绪表露的杨一凡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样子,还是觉得有些好笑,一脸好奇的盯着他的脸看。
察觉到杨谨的动作,杨一凡的脸色微变,有些尴尬的干咳了两声之后才道:“传说中圣人满月便能说话,三岁即博览群书,等到他五岁时,这世上便再没有他没看过的书了。”
听着杨一凡的叙述,想起自己幼年时在玉京山跟随大师兄赵全真读书时的情况,杨谨不由的有些咋舌,仅从圣人五年就能读遍天下书籍这一点来看,也真称得上旷古烁今了。
杨谨这边还在惊讶圣人学习能力强悍的时候,杨一凡的介绍却是没停:“圣人十岁时便出任一国丞相,统领百官,治理国家......”
“啊?!圣人做官了?”杨谨惊呼出声,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跑去做官。
杨一凡点了点头,肯定道:“是的,他去做官了,而且一做就是五十余年,直到圣人年过花甲。突然有一天,圣人仿佛想通了什么,辞官回到了故乡。从那一天开始,圣人三日炼气,半月筑基,三个月就度过雷劫,成就金丹大道,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晋升元婴。”
说到这里的时候,不只是杨谨,就连杨一凡自己心里也波澜起伏,敬佩非常。
儒门圣人修炼的速度实在恐怖,有史以来,别说是和他比肩,哪怕一个能望其项背的都没有。若非如此,道佛两门也不会默认他圣人的名号了。
心中缅怀了一番这位前辈之后,杨一凡继续道:“圣人晋升元婴之后便开始著书立说,用以传承自己的道统,历经三十年,终于写出一本《论语》。”
“《论语》?!”杨谨再次打断杨一凡,眼中分明带着一种“二师兄,我年纪小,你不要骗我”的意思。
《论语》这本书杨谨当初还在四平县的时候就曾听说过,乃是天下读书人必读之书,所有读书人人手一本,集市上的书店里也有卖的,不过二三十文就能买上一本,怎么可能是什么儒门修炼的秘法。
杨一凡伸手一弹,一团灵气从指尖飞出,打在杨谨额头,疼的他“唉哟”一声,捂着额头干嚎。
杨一凡嘴角一扯,似乎是笑了,不过紧接着就放了下来:“你不要以为师兄我诓你,《论语》的确是儒门那位圣人所著,圣人的修炼之道就在其中,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修炼而已。”
见杨谨一脸迷茫的样子,杨一凡解释道:“儒门修炼的法门与佛门的顿悟之道有些相似,却又截然不同。其中原理别说是我道门众人,就是那些修炼有成的儒门弟子,对此也是懵懵懂懂。
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看,只知道那些修炼有成的儒门弟子,都有着常年诵读《论语》的习惯,然后在某一天突然开窍,境界突飞猛进,用不了多长时间便完成了筑基甚至结丹。”
想起那些儒门弟子只是埋头读书,就能在某一天境界飙升,用数月,甚至数天的功夫,达到道门弟子数年、数十年苦修的结果,杨一凡的心里也有些佩服起当初开创入门一脉的那位圣人。
如果不是那些儒门弟子实在可恶,仅凭开辟一条新的修炼之道,圣人的名声恐怕也要响彻整个神州浩土,儒门也必然会成为与正一道比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地劫之仙剑封魔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