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获得全胜(1/2)
对于这样的质疑,凌小云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如果孙一鸣什么都不说,没有任何情绪,在出现情况的时候却来一出非暴力不合作,到时候他就真的连哭都没地方去哭了。现在这个样子反而很好。
他对孙一鸣说:“孙将军,我凌小云书生出身,但我不想一直做一个书生,我投笔从戎,正是为此。虽然我现在只是个末等士兵,却不能为此妄自菲薄。你不是听我的指挥,而是配合我部的行动。我这里先谢你了。”
人家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孙一鸣如果再多说什么的话,那就是显得太小性子了。他也很想看看,这个书生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五十里的路程不算远,他们很快就追上了,在附近找了个位置把马车隐蔽起来。一百名士兵全都下车,在官道左右分散开。随着囚车前进。
孙一鸣和凌小云在一起,他还是有点信不过这个小书生,问道:“我说,你就确定这一伙贼人回来劫囚车吗。他们是一伙流贼,无非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罢了,哪里又有什么义气。再说,囚车出关不过不到两个时辰,他们就能得到信吗?”。
凌小云却低声说:“你还是不了解流贼,在前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书中提到过,越是这种流贼草寇,越是要顾及他们所谓面子上的道义,追求个所谓盗亦有道。不然的话,他们就会更加松散了。”
兵部职方司,大概就相当于是大明朝的总参谋部,而职方司郎中这个区区的五品官,却是大明王朝的总参谋长,一言一行都举足轻重。
实际上,唐顺之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总参谋长,他还有一个另外的身份,是阳明心学第三代弟子里的佼佼者。十分的有名气。
说一件事就能证明唐顺之的实力了,据说唐顺之出去溜达着旅游的时候遇到了戚继光,送给了戚继光自己写的六本书。戚继光只读懂了其中的一本,就创造了鸳鸯阵法,把倭寇彻底的收拾了。
对于这位大名鼎鼎的参谋长,下面无论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都可谓是如雷贯耳。孙一鸣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听凌小云说起唐顺之,还是特别敬佩的。
不过他还是想不明白,押送犯人这么迅速的事情,会这么快就走漏消息,那岂不是说明辽东军的保密意识差到极点了。
但是凌小云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就在向前行进了又三十里的地方,是一个茶水摊。这里专门是为赶脚的人准备的,也有点小点心之类的。就为了歇歇脚。
薛鸿的士兵都走累了,准备在茶摊那里休息一下。这也算是情有可原,其实在明代的时候,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就算是官道,相当于当时的高速了,也不那么顺畅。所谓大明邮传系统里最快的八百里加急,其实一天最多也就只能走五百里,何况是押着囚车前进的士兵们。走七十里路想休息一下,无可厚非。
而这里,偏偏正是可以下手劫囚的好地方。凌小云和孙一鸣带来的人,其实也早就在附近埋伏上了,因为凌小云在地图上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不起眼的茶水摊,很可能就是一个突破口。
这里很可能就会上演一出翻版的智取生辰纲,在这里如果薛鸿的人休息,这里的茶摊主人估计就会换成要劫囚的人。从而不费刀枪的就把薛鸿给解决掉。
这个想法并非天方夜谭,十分的现实,因为让这些流贼们,也估计想不出来什么更高明的主意。所以有时候分析问题不能只想这件事应该怎么去做,而是应该考虑如果我是谁,我会怎么做。
其实,这个逆向的猜测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些流贼就是这么想的。他们当然并不知道薛鸿什么时候会走这条路,但是他们已经在这条路上准备了很久。
从得知长兴镇出事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劫囚的计划。并且在这里等待了一天了。
无论是这些流贼,还是凌小云和孙一鸣,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薛鸿本人不是个傻子。
要知道,就连吸引流贼入长兴镇的计策,都是薛鸿想出来的,他怎么会轻易的就上当。
在茶摊坐下的时候,他就感觉到周围的这几个伙计的眼神里都透露着一股子凶光,心里也就加了几分小心。
他看似漫不经心的倒茶,顺便问一个伙计说:“小伙子,我问你个事,你在这等我多久了”。
那个伙计都愣住了,当时心下一紧,心说坏了,难道这都被识破了。这里有什么破绽吗。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薛鸿就已经确定了,此人断然不是什么良善。
他一个擒拿招式把人给控制住,就在伙计的身上,搜出了一把匕首。顺手就用这把匕首抹了伙计的脖子。
然后感叹说:“虽然说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但在官道上做这无本买卖的,倒也少见。不过,这匕首倒是把好的精钢匕首,留下了。”
说着,在伙计的衣服上把匕首上的血擦干净,把匕首入鞘装了起来。
旁边的伙计们见阴谋变成了阳谋,也就没有什么话说了。反正你就这三十多人,好汉子不一定能架得住人多。现在就是一哄而上,看你奈何。
在茶摊附近,瞬间就杀出来百余人,他们也都是红了眼睛了。冲着薛鸿就来。但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凌小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辽东特战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