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9(1/1)
墓碑前,还有那束百合花上。
时越的那把黑色柄伞留在了母亲那里,护住她的一隅之地,护住她最喜欢的花。
他向来知道的,他的母亲最讨厌下雨。
可是她孤独躺在这儿的数年,又淋了多少场不为人知的雨呢?
车子无法开进墓园,往山脚下走的路上,身后的保镖无数次想要替他撑伞,但都被拒绝。
返程路上,偶然经过山塘街,昔日与母亲的记忆愈发鲜活起来。
“停车吧,我想一个人下去走走。”
保镖和司机都被他遏制在原地等候。
至于为什么要拒绝他们递来的伞,时越想,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觉得,在今天,他的确该淋一场雨的。
青石板路向前蜿蜒,雨水打落在窗棂,沿边花香阵阵。
这曾经也人潮拥挤过,但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他就是在这里遇见纪清竹的。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她也同样没撑伞,女孩穿一条洁白长裙,淋过雨的长发悄悄滴落水珠,白裙晕开点点透明痕迹。
袖口的系带没绑上,直直垂落下来,快要与铺满鹅卵石的地面相触。
时越自小对“美”这个词并没有什么具象的定义。
但此刻眼前的女孩,却叫他想起曾经学过的水墨画。
中国画中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
白有无尽之意,留白几分,以无相表达意象,营造的是一种气韵灵动、遐想联翩的无尽妙境。
女孩注意到他,翩翩而至,站定在他面前。
眼眸泛着湿漉漉的潮气,静默着盯了他三秒。
——“你也和妈妈吵架了所以离家出走吗?”
很无厘头的问题。
但时越却回以一声细微的叹息。
“我没有妈妈了。”
雨还在不间断地落着,从豆大的雨滴转变成蒙蒙的细雨,好像有变小的趋势。
远处的拱桥赫然屹立,在雨中更显苍老悲怆。
时越以为的一切都没发生。
面前的女孩没有像小说情节发展的那样,为他递一把伞,抑或是为他擦去额前的雨水。
这些,统统都没发生。
她听完那句话后,只是静静站到他的身边,陪他淋了一场雨。
缄默许久后,她忽然伸手去接滴落的雨。
她的嗓音带着一种江南水乡的软糯与空灵感,“或许,你看过余华老师的《第七天》吗?”
时越不解。
那头如流泉般清澈的声音继续传来,“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以后你淋的每一场雨,就当是妈妈对你无限的爱和想念吧。”
潮湿空气里笼着朦胧薄雾,时越和纪清竹站在青石阶上,望见远处庭院种满的绣球花。
墨绿色植被中盛开着大团大团的蓝色花球,花球中的一朵朵小花像是一只只振翅的蝴蝶。
纪清竹指了指那片开得盛大的绣球花,对时越说:“绣球花的花语是相聚。无论分开多久,都一定会重新聚在一起的。”
“你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希冀,只要你一直记得,你的妈妈就会一直存在。”
绣球花还有一个浪漫的别名,叫做无尽夏。
时越往后再回忆起曾在山塘街巷遇见的女孩,都会有一种不真实感。
她分明是像长夏的朝阳般灿烂明媚的人,却毫无征兆地闯入他困顿潮湿的雨季。
第6章 “她教会他的道理”(回忆篇)
时越高三开学那天,整个京澜高中都在传——
新来的高一学生里,有位颜值惊为天人的妹妹,名字叫纪清竹。
孟栩安拉着时越要去高一那栋楼目睹一下这位校花妹妹的真容,但却被时越义正言辞的拒绝。
——“高三了,你的心思为什么还不放在学习上?”
这番老套的训诫,让孟栩安一下子联想到自己的老父亲。
一边审批着公司文件,一边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要把心思放在正道。
如此一想,时越真的有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
京澜中学有一个历年不变的定律:越到高三学生越少。
身为帝都最权威的国际高中,京澜主打的就是稳重含蓄的中式教育与开放自由的西式教育相结合,很早前就开始推行“2+1”制。
“2+1”,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内读完两年高中后,高三直接留学国外。
到高三这年还留在学校里的,一部分是像时越这样成绩优异,有望冲击国内重点大学的人。
另一部分则是孟栩安这种成绩吊车尾的人。
纪清竹的魅力,似乎比大家预想的还要夸张些。
京澜高中有一个往届学生自发创建的表白墙,每日向纪清竹示好的投稿已经屡见不鲜。
有人po她在社交平台上传过的写真集,有人晒出她芭蕾,钢琴比赛的视频,夸她集美貌才华于一身。
又有人说,你们都省省吧,纪清竹身边,早就有顾煜了。
高二的顾煜,是她从小就认识的朋友
不想错过《长夏有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