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1/2)
这日,和煦的阳光洒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皇宫,国子监。
“这篇文章你们先自己好生看一看,等会儿老夫会抽人背诵。”
一位身穿儒袍,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如鹰一般的目光从台下每一位国子的脸上一一掠过,淡淡说道。
底下端坐着的无一不是身份显赫的皇子公主,甚至最差的也是国公子。
国子者,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而国子监则是大唐教育这些皇家子弟的最高学府。
而这位人人惧怕的白须老者,便是声震大唐的翰林学士,同时也是国子监大祭酒的孔颖达。
孔颖达乃是孔子后人,师从大儒刘焯,天资聪慧,可日诵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还兼善历算之学,亦长于解属文,在陛下还在秦王府时期便被其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在儒学上的造诣颇深,堪称大唐儒家第一人。
就连陛下,也是要尊称一声“孔师”,可见其地位之高。
“是,孔师。”
底下的皇子公主们不敢有半分懈怠,齐声地恭敬回答道。
孔颖达满意地点了点头,方才缓缓踱步走出了大殿。
国子们没有一人敢离开自己的座位,全都端坐如初,抱着书卷摇头晃脑的背诵,如若被孔师抽到背诵,背不出来,虽说不会体罚,但每每朝会诸侯公卿大夫见到孔师都会客套几句询问自己家儿女的学习情况,而孔师这个人最是实事求是铁面无私,到时候回家肯定不会好过。
李心澜将停留在孔师离去背影的目光收回,落在面前案牍上的书卷之上。
看着那些绕老绕去的句子,她感觉头都要大了。
李心澜是李世民流落在外的私生女,母亲前几年去世了,她便一个人生活下来,在去年才得以寻到机会见到陛下父女相认。
在那之前,她从来都没有进过书塾学习过,充其量只认得些字,和背诵一些诗句。
只是被父皇封为襄城公主后,李心澜又被陛下要求进入国子监学习。
这大概也是陛下感到对李心澜抱有愧疚感,想要弥补她。
只是这宫中的束缚实在太多,跑不能跑,跳不能跳,偌大的宫墙像是监狱坚固的栅栏一般,让她感到很不自在。
许是背的烦了,在宫中人缘颇好的长乐公主李丽质和座位周遭熟识的国子开始闲聊起来。
有长乐公主带头,其他的国子也纷纷放下书卷,畅谈起来。
李心澜初进皇宫,被陛下封为襄城公主,对外声称是他在外流落的女儿。
但就算是被封为公主,她也只是庶出,母亲只是一个没有地位的普通女子,在朝中没有任何人脉,她在父皇面前显得也不得宠。
即便是小小的国子监,也是一个无形之中的利益场。
即便你是公主,没有人脉,皇上不宠你,我也没有与你结交的必要。
所以没有任何人来找她搭话。
而李心澜也渐渐从一开始的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她垂首看着案牍,双眼出神,纤长的睫毛无风自动,透着一股莫名的伤悲。
“心澜姐姐,你在想什么事情想的这么出神啊?”
陡然间,一道稚嫩活泼的声音在李心澜的身旁响起。
她转头看去。
发现小兕子正侧趴在自己的案牍之上,用小手撑着脑袋盯着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很是惹人怜爱。
在刚进宫的时候,李心澜不小心在偌大的皇宫里迷了路,误闯误撞地走到了小兕子的寝宫。
那个时候的兕子被顽疾缠身,而且顽疾不断复发,她只有听从父皇的话和太医的医嘱,不出去晒太阳不能出去玩。
那一天,李心澜与兕子一见如故,两人像是亲姐妹一般畅聊了起来。
李心澜像是初冬里的一丝暖阳,驱散了小兕子身边的黑暗。
从那段时间后,小兕子将李心澜当做她最亲的姐姐看待。
李心澜看向小兕子,展颜笑道:
“没什么,小兕子你偷偷跑下座位不怕等会孔师来了抽你的手板心?”
“哼,我才不怕呢~他要是敢打我的手板心我就把那老头的胡子都拔下来!”
说着小兕子还攥紧了小拳头,故作恶狠狠地说道。
“噗嗤。”李心澜掩嘴笑了一下。
小兕子见李心澜笑了出来,当即也笑着说道:“心澜姐姐,你终于笑了,你笑起来真好看~”
“哼,人小鬼大,”李心澜宠溺地摸了摸兕子的小脑袋,她注意到兕子的脸颊气色红润,问道,“对了,兕子,只听说是一位隐世仙师治好了你的顽疾,到底是哪位神医有这么大的本领?就连太医署那么多太医都没办法的病那位神医却能将你治好?”
闻言小兕子端坐在李心澜案牍一侧,神色激动,说道:
“心澜姐姐,是云阳县的李谦谦哥哥治好了我的病,而且,我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让你见世面,没让你去争霸天下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