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章(1/2)
却说吕布听闻萧啸竟有可能隐匿于洛阳城中,更要连夜全城搜捕时,兴奋莫名,只因其早已将萧啸视为自己“人生败笔”的罪魁祸首,恨不能生食其肉。是以得令之后,立即点齐心腹兵马,专寻城中僻静之处和平民居所等挨家挨户搜寻,辛辛苦苦忙碌了整夜,却一无所获。待天明之后与各路兵马汇合时,方才得见其他各路兵马皆是腰缠金,肩扛银,吕布所部兵马却是两手空空,莫不怨气冲天。
吕布吃了闷亏,又遭部下埋怨,加之未搜寻到萧啸,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满腹憋屈寄在肚中,所幸李儒巡视前来,发现吕布部众皆是灰头土脸,一问之下,方才得知原委,便高声赞道:“奉先不辞辛苦,只为搜捕萧啸,当乃我辈楷模。”言毕,立即责令本部兵马分出一半金银赠予吕布,吕布部众方才平息怨怼,吕布亦口称感激。
李儒又问:“城中卢植、朱儁之处,奉先可曾前去?”
吕布道:“已然去过,并无所获。”
李儒沉吟片刻,道:“奉先果真要想捕获萧啸?”
吕布听罢李儒此问,大惑不解,反问道:“此令不是父亲所下么?”
李儒立时正色道:“正是主公之命。”说罢,又接着说道:“昨夜全城搜捕,均未有所获,以儒之推测,萧啸恐怕并未在洛阳城中,或者说,就算之前隐匿城中,此时恐怕已然出了城去。”
吕布恨道:“难道又让这小贼跑了么?”
李儒笑道:“那倒未必。还有一地尚有可能是萧啸的藏身之所。”
听到此处,吕布双眼一亮,连忙追问是何地。李儒手指北面,笑道:“北邙山。萧啸曾在北邙山中救过当今圣上与弘农王。据我所知,萧啸世居徐州东海,为何会突然之间在洛阳之北的北邙山中出现,儒料定萧啸必在北邙山中有藏身之所,不过北邙山延绵数百里,恐怕不易搜寻。”
吕布见李儒老神在在之模样,知其尚有下文,当即恭声问道:“先生既出此言,必有应对之策,还望先生教我。”
李儒抚须笑道:“奉先客气。若我所料不差,当时萧啸在北邙山救驾之地的方圆百里之内,必有萧啸隐匿之所。”
吕布听罢,犹如拨云见日,道声感谢,立即率本部兵马向北邙山而去。
依照李儒所言,吕布在北邙山中搜索到第三日,终于发现了崔家庄,吕布进庄搜查,却是空无一人,似乎只有庄院大门上留下的“辩若活,静乃活。萧啸留。”九个大字方能证明萧啸曾在此逗留过。
吕布再次空手而回,心中对萧啸恨之透顶。董卓得吕布回禀消息后,亦是暴跳如雷,怒火难泄,当即假传新皇帝圣旨,传令天下各州郡县通缉钦犯萧啸,其海捕文书之中,首当其冲的罪状便是刺杀朝廷重臣丁原和掳掠民女,又附萧啸画像,以便各地识别缉拿。
······
却说大信自洛阳给董卓送信返回崔家庄,只见庄内只余萧啸以及大力、大勇等寥寥数人。
原来大信前脚刚走,萧啸便下令立即遣散庄客,又命大力、大勇等人收拾行装,只待大信返回,便连夜启程赶赴河北。
如今董卓已然废立皇帝,萧啸为保刘辩一命,不得已向董卓手书一封,寄望于董卓尚有人性,念在其女在自己手中,暂时放过刘辩。
而萧啸向董卓贸然去信,不啻于将自己主动暴露在董卓面前,而北邙山的崔家庄极有可能被董卓查知,是以萧啸在决定向董卓去信的那一刻,亦是决定放弃崔家庄秘密据点之时。促使萧啸决定向董卓去信保刘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因为久久没有得到张辽消息,未免夜长梦多,萧啸只能去往河北一趟,亲见张辽,将他拐走。
不过此时令萧啸颇为后悔的是,当初没有让高顺将董静带回徐州,如今只有他们一行只有数人,带着董静上路,一路自是诸多不便,但又不能丢下不管,不禁让萧啸颇为头疼。
事到临头,多想无益,只能据实而言,萧啸再次带上恶鬼面具,入了董静内院。
夜已微凉。董静尚未入眠,油灯之下,靠坐桌旁,犹自入神的把玩着魔方。董静每日把玩魔方,目前已能让三面同色,如此成绩让她颇为自得,只因蔡琰当初赠予她魔方之时,曾说她现时把玩魔方,最多只能让四面同色,而自己接触魔方,不过十数日,便已能使之三面同色,相信永不了多久,必能让魔方六面同色。或许是把玩魔方太过入神,连萧啸入了屋内,竟亦无所觉。
见董静竟在把玩魔方,萧啸心中一动,仿佛有所联想,又见董静一无所见,不禁干咳一声。
董静立即惊觉,甫地起身,退后两步,握紧手中魔方,警惕的看着面带恶鬼面具的萧啸。
萧啸问道:“你认识蔡家之人?”
董静感应到萧啸直直看着自己手中魔方,扬了扬手中魔方,反问道:“你识得此物?”
见董静不做回应,而反问自己,萧啸也不做计较,说道:“曾在蔡邕府上见过此物,是故有此一问。”
董静见萧啸如此回应,不仅有些失望,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带着羁绊系统闯三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