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9章(1/2)
日子越来越临近除夕,庄子上过年的气氛也日益浓郁,柳苏早早的起了床。长孙皇后回去了,没人帮忙带希望,只能自己带,起床穿衣抱进婴儿车内,希望差不多一岁了,车快伸展不开了。
今天大学有柳苏的一堂课,没有学子,听众是各个学派的领头人、朝中的宰相尚书和重要部门官员、李世民、李渊、李承乾和长孙皇后都在。
朝中的大臣是李世民召集的,学派的领头人柳苏派人邀请的,今天的讲课的课题很简单:税收制度。
柳苏推着婴儿车走在大道上,往来学子无不侧目,临近就躬身问好。
所有学子都知道这位科学院院长是多么厉害,李世民曾经说过学院副院长是竞争上岗,十个名额却只有柳苏一个人。
下面各个学院的院长自然不服,文人的傲骨在这些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然后现实给了这些院长沉着的一个暴击。
柳苏回想起刚开学就给六个学院院长联名攻击的场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一群土著妄想在各个领域的制高点打败自己,结果现实就是政治学院最先被斩于马下,论当官柳苏比不上各个朝廷大员,官场复杂,但是你和我比治国策略,那是送上门找抽的吗?社会主义了解一下不?资本主义了解一下吗?知道什么是经济体系吗,知道什么是国家根本吗?
政治学院院长直接在一万学子面前给柳苏怼的体无完肤,最后纳头就拜,说不过我就加入你吧,我纵横家承认你柳苏是个大佬。
之后几个学院都是这样,唯有科学院和医学院没人,医学院的院长是孙思邈,科学院院长就是柳苏本人。
李世民找孙思邈当院长,他不愿意,老孙头一门心思治病救人。
李世民用柳苏的话直接说服了他,你一人能救治多少人,为何不把医术传承下去,多教会一人就能有许多人可以活,老孙头年纪虽然大了点,也不傻,摸摸手上的十几本医书果断答应。
之后柳苏也拜访过几次这个倔老头,这老头只要认定一门事情就会一心钻研,不撞南墙不回头那种。
柳苏请孙思邈去过庄子的医务室,现在改名医院了,里面的现代设备让老孙头着迷,平日只要没课,医院中总有一个老头拿着书或者各种医疗器材追着姑娘们,为此还被不知情的客商打过几次。
思绪间就到了柳苏会议室,长孙皇后起身接过柳苏手上婴儿车,今日没见到希望,这位准妈妈有点想念自己的干女儿。
“咳咳,人都到了啊。那我们现在开始,大家看幕布。”
大学基本上有了现代的雏形,会议室内投影仪和全套会议系统都有。
幕布上投射的内容很简单,从夏商周到隋朝各个朝代的税收制度。
“大家请看,纵观历史,自夏商周以来,税收制度就一直存在,过重的税收会导致民不聊生,轻税赋又会导致国库入不敷出。”
柳苏在上面侃侃而谈,夏商周不分税收和租,到了秦朝才有标准的税收制度,然后到了西汉进一步的完善,让百姓们填报田产和人口官府登记,但是都存在漏洞,百姓多数多报漏报,赋税到后期也是完全执行不下去。
隋朝开始实行租调庸,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庸是百姓可以不去服从徭役可以缴纳纳绢(或布)代役。
这套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室内学派的人还没觉得什么,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柳苏今天看来要放大招。
“然而,我几天要说的赋税制度不是这些,首先你们要明白一点,这些税收全部都是取自百姓,不论人口税,还是租调庸,当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请问还怎么交税?”
“作为一个国家,不能只看重百姓,认为百姓劳作才是付出,收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国家只提供土地,没有技术没有种子也没有耕牛怎么保证百姓的耕种产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的维持不是靠百姓辛苦劳作才能维持的,所以税收要多元化,轻或者免除百姓的基本赋税,改良赋税种类。这里为什么说是基本赋税,租调庸人口税这些就是基本税。”
“不说太久远的历史,就说隋二世。各位觉得隋二世灭亡都觉得是昏君没错吧。”
“但是有几个看到隋二世的功绩?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不是杨广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今天诸位能否坐在这里还另当别说。杨广建立了隋朝最全面的“科举制”让读书人有了梦想,其次才是他这一生最大的功绩开凿了京杭大运河。”
“隋朝因为大运河达到了鼎盛,又因为杨广接连征战衰败,国家的经济直接给拖垮。”
室内所有人惊疑不定,偷偷看着李世民,这是当着大唐皇帝面上议论前朝,不怕被砍了头吗?
李世民笑而不语,你们就知道隋朝,朕还知道唐之后还有宋元明清,还有中国,隋朝不过尔尔罢了。
“隋朝和我们现在类似,但是我们经济没有隋朝的繁盛,各地依旧破破烂烂,经济低迷。这个时候我们在沿用隋朝的税收制度,如果持续下去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在初唐玩革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