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1/1)
“到时候考核的难度,极速飙升,更无法让天下学子信服。”
“若无统一标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怕天下会大乱啊!”
“还请太子明鉴。”
任亨泰,翰林院修攥,亦是站了出来,高声喊道。
“恳请太子明鉴!”
“八股不可废!”
翰林院官员,礼部官员,以及一部分文官,都站了出来,纷纷行礼道。
明朝的教育体系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其中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武学等。
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
国子监属于大学性质,而社学属于小学性质。
也正是因为如此,学子众多,阅卷难度直线飙升。
这个时候,但凡是有资格参与阅卷的文官,都坐不住了,冒着杀头的风险,他们也要谏言。
毕竟朱高炽一句话,可以活活累死他们。
大家绞尽脑汁,废了多少脑细胞,才想出来的八股文体,结果朱高炽一句话就废除,这简直就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八股文体,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加快了阅卷的速度,保证了公平。”
“可你们知道,长此以往下去,学子们的思维就彻底的禁锢了吗?”
“为了公平,而导致牺牲科学、创新、实用!”
“想要成为上榜,必定久经考场磨练,一样的套路,一样的评分点,只要写对了套路,写对了评分点,就是一坨屎,也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学子为了好成绩,拼命的练,练到最后,仅凭试卷内容已无法区分优劣!”
“民间各种拿高分的科班,批量制造得高分的学子,但,这些人只知道如何拿高分,却是根本无法学以致用。”
“考前死记硬背,考后高分上榜,一问实策,全然不懂,一让做官,只知捞钱,以及何不食肉糜!何不将多余房屋出租赚钱,等等让人不忍直视、哄堂大笑的名场面!”
“尤其是其中屡试不第者,终生消磨于这种科场文体之中,于科学进步、经济发展毫无用处;即使对于儒家经典,他们也并不认真钻研,只是沉迷于坊刻之中!”
“最后只知道‘回’一共有多少种写法,却不知道如何安邦理政。”
“致使天下奇才被埋没,反而是那些没字之碑,粗解庸烂墨调却是成为了榜首。”
“长此以往下去,人人都是穷酸腐儒,如何能够治国理政?”
“至于你们说的阅卷累?那最好是给你们一人一个枕头,让你们躺着睡呗?”
“天天毛也不干,干拿俸禄?”
“一句话,能干就干,不能干现在马上给我滚蛋!”
“你不想当官,有的人是乐意当,也愿意干!”
“谁觉得工作量太大,现在可以告老还乡了!”
朱高炽冷声道。
虽然这些官员们,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前世的论述题,所面临的问题与明朝现在的科举十分相似。
要考基本原理,又要联系实际;要看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要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严格控制误差,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于是,考生答题海阔天空——多答不扣分;评卷人员评卷“采点给分”——支离破碎。
这种状况,已受到广泛批评。然而至今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八股是集合古今骈散之菁华!
不想错过《当上皇帝后,奸臣被我治的心服口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