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1/2)
张卓进了贾政书房,贾政却没有第一时间同他谈所谓的正事。
而是问道,“我刚才听说昨夜宝玉突然发烧,现在都大好了?”
张卓在心里感叹,这个时代的父子关系可真扭曲,做父亲的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皇帝对待臣子一样,不讲感情,只论尊卑。
亲儿子生了病,做父亲的即便心里关心,也绝对不可能到病床前去嘘寒问暖,只能问下人或者问旁人。
怪不得一代一代这样地传下来,导致很多男人慢慢丧失了正常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能力。
他们其实内心也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碍于风俗和礼教,最后只能板起脸来,给孩子留下一个冷漠的背影。
张卓笑道,“老爷不用担心,宝兄弟昨夜就已经好转了不少,今早想必已经彻底痊愈无事了,待会我再过去看看。”
贾政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清了清喉咙,说道,“我和你婶婶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老太太年纪也大了,万一他哪里不好,先不说别的,我在老太太跟前首先就是不孝子了。”
明明自己也很担心儿子的安危,但就是死活不肯承认,就是要端出老母亲来,用孝道来掩饰。
张卓也不去拆穿他,笑着回道,“宝兄弟福大命大,都会逢凶化吉的。”
贾政微微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他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眉头跟着就皱了起来,“最近江浙那边来报,说降雪严重,已成灾祸,民众和牲畜也冻死了不少,田地里的庄稼也遭殃了。”
张卓想起柳湘莲就在苏州任职,想必最近也忙得焦头烂额。
“皇上派了四皇子去那边主持赈灾大局,但是因为这位四爷,平时为人处事都极为低调,也不结交达官贵人,江浙一带富人众多,却都出来哭穷,不肯支持朝廷赈灾。听说四爷愁得都生病了。”
此次天灾对于老百姓和朝廷来说,自然是一次重大的损失和考验,但是对贾家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立刻说道,“老爷,这是我们贾家翻身的绝佳时机,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四爷赈灾。之前娘娘薨逝,省亲别院的修建工程已经停了,那笔款子正好可以用在此处。”
贾政却还是不放心,“这么大笔钱,万一以后四爷并没有登上去,而是他的对手上去了,我们贾家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张卓信誓旦旦地保证,“老爷,这事您一定要信我!而且您看目前朝中的局势,八爷已经倒台了,太子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且即便他们不倒,但是在前期的太子争夺战中,已经树敌颇多,以后万一登上帝位,肯定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圣上是何等人物,这些顾虑他自然一早就会想到,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他肯定会挑出一个能力强又不会引起动乱的人来接替他。”
贾政赞许地点点头,“琏儿分析得很有道理,既然如此,就把别院剩下的款项全都拨过去!”
张卓答应道,“还有一部分银票在珍大哥那边,我回头就去取回来。”
四皇子胤禛最近一直愁眉不展,他在江浙募集资金赈济灾民,但是当地的富家大族们没一个真正支持他,就只是象征性地出一点钱,都是杯水车薪而已。
看着路上冻死饿死的灾民和牲畜,以及田地里奄奄一息的庄稼,四皇子急得茶饭不思。
这时,京城贾家派了贾琏,带着几十车赈灾物资过来了。
有棉衣棉被,米面粮油等等,浩浩荡荡,甚是壮观。
附近的灾民们欢天喜地,总算是吃上了一顿热热的饱饭。
吃饱了饭,大家穿上棉衣,不饿不冷了,自然就有精神和体力去干活自力更生了。
于是民众纷纷行动起来,铲雪砍柴,先把火烧得旺旺的,看着就有希望。
这笔赈灾物资是贾家出钱,柳湘莲负责调派人手,在附近未受灾的地区采购来的。
四爷看到这些场景,当下就激动得眼眶含泪。
但是他冷脸惯了,也没对贾琏和柳湘莲多说几句话,只是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回头我会禀告父皇,言明你们的功绩。”
张卓和柳湘莲连忙磕头回道,“民众有难,定当八方支援,同生共死,这些都是属下应该办的。”
因为有了贾家的及时支援,朝中其他世家大族们尽管心中极不情愿,暗地里把贾府十八代祖宗问候了个遍,但还是不得不纷纷掏出钱来,支援灾区。
于是,四爷的赈灾工作进展迅速,很快就圆满结束了。
但是四爷回京述职的时候,却并没有刻意突出贾家的功绩,而是把贾府放在和其他世家大族同等的地位上。
因此皇上也没对贾府有任何特别的嘉奖。
贾政面上自然不敢有任何表示,但是回到府里后,还是没忍住跟张卓说了几句。
张卓笑了,问贾政,“老爷,当今圣上最忌讳什么?”
贾政立刻就想到了答案,“营私结党。”
“是的,所以这也是之前八王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我成了荣国府主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