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0章 民生(1/2)
刘辩看着面前的杜畿,心中盘算着如何让杜畿人尽其才。
毕竟,他告诉杜畿,跟杜畿自己理解后去做,最终效果肯定会不同。
想了想,刘辩主动问道:“伯侯,不妨说一说,你对军屯,还有民屯的理解?”
杜畿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臣以为,可将关中收缴之地划分为若干区域,一部分用于军屯,一部分用于民屯。”
“军屯由朝廷直接管理,耕种所得用于军需供给,如此一来,可大大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
“至于民屯,最好也由朝廷直接监管。”
杜畿顿了顿,看了一眼刘辩,又继续说道:“可将土地分给百姓耕种,百姓只需缴纳一定比例的粮食作为田租即可,其余部分则归百姓所有,如此一来,可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
刘辩点点头,他知道,杜畿所说的朝廷,指的其实是他自己。
只是杜畿说的太过简单,这显然不是刘辩想要的答案。
“展开说说呢?”
刘辩再度开口,说道:“具体如何军屯,如何民屯,伯侯尽管道来。”
杜畿沉吟片刻,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军屯当以节省军费为先,民屯则以增产粮秣为主。”
“军屯可效仿先秦时期,士兵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如此一来,既可减轻国家粮饷负担,又能保证军队战斗力。”
“民屯则需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此一来,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能获得稳定的税收。”
不过杜畿的理解中规中矩,并无新意,看来得好好引导一番了。
想了想,刘辩笑道:“伯侯所言固然不错,但却落入了窠臼。”
“如今我大汉百废待兴,若只想着节省军费,增产粮秣,未免太过短视。”
“朕欲借屯田之机,行改制之实,变革税制,使国库充盈,百姓富足。”
“对此,伯侯怎么看呢?”
“嘶!”
杜畿倒吸一口凉气,似乎不敢相信,同时面露疑惑,问道:“陛下之意是?”
刘辩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
“伯侯可知,如今我大汉税赋沉重,百姓苦不堪言,世家豪族却隐匿田产,逃避赋税,长此以往,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如何是好?”
杜畿一愣,隐田的事情,不是正在处理吗?
下一刻,杜畿了然。
陛下很明显说的是,隐田这种事情,有一次,就一定会有两次,三次,甚至无数次。
土地兼并,本就很难杜绝,因此杜畿皱着眉头,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所言,正是大汉痼疾。”
“只是这隐田牵扯甚广,就算此次查清,也不能保证未来不会再犯。”
“除非……”
杜畿眼前一亮,加快了语速,“除非,朝廷手中,有永远只属于朝廷的土地!”
“陛下所言军屯、民屯,莫非就是打算,未来固定些土地,只归朝廷,而不属于个人?”
见杜畿想通关键,刘辩也很欣慰。
“不错!”
刘辩颔首道:“这次收缴而来的土地,包括未来开荒所得土地,朕将一并收归朝廷。”
“这些土地,朕称之为‘国有田产’。”
“国有田产?”
杜畿听得一头雾水,连忙请教:“陛下圣明,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刘辩也不卖关子,说道:“军屯依照旧制,主要解决军队所需即可,关键是这民屯,要与民生挂钩。”
顿了顿,刘辩进一步解释道:“朕欲将这些国有田产分级,上田收取五成租税,上中田收取四成,中田收取三成,以此类推。”
“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凡开垦荒地者,根据田地等级,除现金奖励外,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减半,第三年按田地等级征税。”
“如此一来,百姓开垦荒地的积极性必然大增,荒地变良田,朝廷税收自然水涨船高。”
杜畿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税制改革啊!
他仔细琢磨了一番,发现这新税制确实妙处多多,不仅能鼓励开垦荒地,还能提高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还能大幅度增加国家税收。
他兴奋地说道:“陛下此计甚妙!如此一来,不出十年,我大汉必然国富民强!”
刘辩笑了笑,说道:“伯侯,这只是第一步。”
“还有?”
杜畿倍感意外,连忙躬身道:“臣洗耳恭听。”
刘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说道:“朕的想法是,将赋税改革与屯田之策结合起来。”
“如今的税制繁琐复杂,百姓不堪重负,世家豪族却巧立名目,大肆兼并土地,隐匿田产,导致国库空虚。”
“朕欲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等等,全部并为一体,按田亩征收。”
“如此一来,简化税制,方便征收,又能增加国库收入,同时也能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杜畿听后,不禁眼前一亮,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开局等死,却成中兴圣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