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9章 李儒的对策(1/2)
二月初,春寒料峭。
北宫章德殿内,刘辩正和卢植、荀彧议事。
此时卢植手中,正拿着一架连弩。
如今连弩经过毕生升级,射程已经能够达到十五步,差不多二十二米左右。
“陛下,这连弩虽然射程不如弓箭,但能连发十矢,绝对是一件神兵利器。”
卢植难掩震惊,捋着花白的胡须,认真说道:“臣以为,连弩应尽快装备我军,提升我军战力。”
“是啊,陛下。”
荀彧也深表赞同,颔首道:“之前和杨家合作,囤积的各种材料已经足够支撑连弩量产,臣也以为是该装备禁军。”
“只不过……”
顿了顿,荀彧脸上露出一抹担忧之色,“若在宫外制作,不管是保密,还是之后运进皇宫,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啊。”
卢植一捋胡须,深表赞同。
刘辩微微一笑,说道:“朕有一计,或可避免泄密,同时还能运送进宫。”
“哦?”
荀彧瞬间来了兴致,毕竟这个问题连他也未想到破解之法,“不知陛下有何良策?”
刘辩摆手笑道:“良策谈不上,不过玩个障眼法罢了。”
“朕的意思是,姑丈可在宫外多找工匠,每个工匠只负责制作连弩上面的某一个部件。”
“之后姑丈只需要安排人,将各个部件分批次运入宫中,到时候朕命人在宫内秘密组装成完整连弩便是。”
荀彧眼前一亮,击掌赞道:“陛下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即便有人察觉,也难以窥探全貌。”
“陛下圣明!”
卢植同样抚掌而笑,同时补充道:“至于箭矢,臣可命军中监造,如此也不会引人察觉。”
刘辩点了点头,“此事便交由两位爱卿全权负责,希望你们能够通力合作,争取让禁军早日装配连弩。”
“臣,领旨!”
荀彧和卢植连忙躬身领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们知道,这是刘辩对他们的信任,更是对他们的期望。
刚刚商议万连弩的事情,史阿带着急报上殿。
“陛下!”
“反董联盟有动作了!”
史阿单膝跪地,语气急促。
刘辩心中一凛,双目精光一闪,追问道:“详细道来!”
“诺!”
史阿一边从怀中掏出竹筒,迅速呈上,一边说道:“这是潜伏在酸枣的谛听卫传来的消息,盟军如今已经兵分三路”
刘辩接过竹筒,抽出里面的绢布。
而史阿声音继续,“刘岱领一路人马向荥阳进军,孙坚为先锋;袁绍领一路人马向怀县进军,公孙瓒为先锋;韩馥领一路人马向修武进军,鲍信为先锋。”
“好一个三路齐发,虚实相生!”
刘辩此时也看完情报,嘴角微勾,这和历史上的董卓讨伐战,已经相去甚远。
同样,这也意味着,作为一个未来人,他熟知的历史正渐渐远去。
不过没有关系,因为他的眼前,坐着荀彧这样的王佐之才。
“情报上说,这三路齐发之策,是曹操提出来的。”
刘辩将情报交给内侍,让其拿给荀彧、卢植传阅,同时问道:“曹操一路大军现在何处?”
“回陛下,也在刘岱麾下。”
刘辩点了点头,随后不再多言,而是等着卢植和荀彧看完情报。
“陛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果然,卢植看完,顿时激动道:“董卓倒行逆施,已是天怒人怨,陛下的示弱之策已见成效!”
“如今盟军声势浩大,不止有这三路齐发,河内又有丁原等人,陈仓还有皇甫嵩,凉州甚至还有马腾、韩遂等人义士相助。”
“臣以为,董卓必然难以抵挡,陛下该早做准备,联络一下朝中忠良!”
对此,刘辩没有回应。
因为他看到,荀彧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卢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没让刘辩久等,荀彧沉声说道:“盟军看似强大,实则各怀鬼胎,如今兵分三路,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却有不少破绽。”
“再说丁原、皇甫嵩、马腾等人,或多或少,都有短板,恐怕难有作为。”
“因此,我倒是认为,董卓或许没有那么容易溃败,陛下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
顿了顿,荀彧看向卢植,诚恳道:“卢公,现在就开始联络朝中大臣,很容易引起董卓注意。”
“既然有连弩这样的神兵利器,不如趁现在,多多提升军备,增强实力。”
荀彧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卢植心中的热情。
不过他并无不悦之色,而是沉吟片刻之后,赞同了荀彧的观点。
“不错,文若思虑更加深远,陛下,臣赞同文若所言。”
刘辩将二人的表现尽收眼底,心中既赞叹荀彧的冷静睿智,也感慨卢植的刚直果毅。
虽然历史偏差越来越大,但识人之明刘辩自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开局等死,却成中兴圣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