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 一个小面团(2/4)
制作方法?原来的驴打滚里一层层铺的是桂花红糖,在案板上撒黄豆面,把已经蒸好的江米面团从锅里取出来,放在案板上摊开,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先在上面刷一层红糖水,再撒上桂花红糖,卷一下,重复一遍以上动作。如此反复卷成卷,最后拿刀切成段。而且还得是:现做、现卖、现吃。
现在?全改成炒黄豆面了,这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的做法,反正不是自己家的生意,怎么省事儿怎么来!
再举例说明,老北京中有一位挑着挑子卖:馄饨的,名为:馄饨候。金受申先生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北京的夜》,里面就介绍到了馄饨候。
他属于整个旧社会的京城中,特别有名的“流动摊贩”,在公私合营时,组织上把他和另外7名卖馄饨的厨师组织在了一起,在东安门大街[隆盛祥烧饼铺]改成了馄饨铺,结果呢?组织上把店铺给干破产了!大家伙分家当走人。与之相似的事情,可谓是数不胜数。
…………………………
时间一晃过了25分钟,周文忠出现在了四合院大门口,掐着手指头算了算日子。
“我说,你小子愣着干什么呢?这天儿多冷,你不回家啊?”
“柱子哥啊,你这是刚下班?”
傻柱抬了抬沉甸甸的网兜示意。
“你说的这不废话嘛,看你一直盯着大门框的,你不会又准备躺地下吧?”
“不不不,今天是农历十五。”
“啥意思?”
“每逢初一、十五,我都休息。”
傻柱一挑大拇指赞叹道:“讲究。上次你说的那两位大妈,最近又来咱们院子了吗?”
“不知道啊,最近二粮站抓生产任务,忙的脚打后脑勺。我要是再遇见了她们俩,绝对给你拉回院子中,让她们在你家门口坐着等你。”
傻柱用力一拍周文忠的肩膀说道:“谢了!”
“我先回屋去了,这几天不是下雪就是下雨,我的鞋底子早就泡透了。”
“成,都走着。”
傻柱走在前头,周文忠跟在后面,嘴皮子一直在动,没有发出声音。
真是个废物点心,话都给你说透了,装着不明白,弄双鞋怎么就这么难呢!
站在自家门口,冲着傻柱抬抬手,这就算打过招呼了。
推开堂屋大门,坐在餐桌前的凳子上,提上裤脚,伸手挠了挠脚后跟,有两个小疙瘩,越挠越痒,等把疙瘩挠烂,就是年年生长的冻疮。现在这种时候没法治疗,治标不治本。
“老大,听说你们二粮站今天关饷了。”
周文忠面无表情的答道:“嗯,发了2毛5,我还欠白疯子1毛5,您这是要给我补窟窿吗?”
“这事儿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嘛,你自己借的钱,自己还账。”
“哦。啥时候开饭?”
“快了,你妈一会儿就做好了。老大,你知道胡同里老陈家吗?”
“嗯。我知道。做的什么饭?”
“老陈家的大孙子跟你是一个初中的,对吧?”
“嗯,灶上做的什么饭?”
周德明瞅了瞅周文信,周文忠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刚才自己压根都没注意,自己弟弟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头发都被人揪掉一柳,这时候正憋着气不吭声,手里攥着铅笔在餐桌上用力捣着,正在自己跟自己较劲呢。
周文忠捧着热水喝了一口,咂摸了一下白开水的味道,跟老太太开始了唠家常模式。
“老太太嘿,您要是不卖馒头,卖大碗茶都成,这开水啊,倍儿甜!”
“行了吧,从你小子一来,就拿好听话晃我。说吧,到底有什么事儿?”
“老太太,我今天确实是来买馒头的,没有粮票也是真的,但是我可不敢让您担责任。”
老太太点点头,示意周文忠接着往下说。
“我跟您说实话吧,我妈让我来买您的馒头,我在刚才,瞅着大街上已经饿倒了几个人,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把兜里的粮票给了他们。可我妈就喜欢吃您家的馒头,我有个想法,您看能不能给我揪一丁点您家的老面。”
【老面就是活酵母,以前没有工业酵母粉的时候,自己家发面蒸馒头,都得揪下来一小块,扔在面缸里,等下次和面的时候用。很方便。】
“当然了,我也不白拿,我给您1毛钱,这就算是我买的,毕竟您的白面也是钱买来的。不能让您赔。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不让我占别人的便宜,更不能让别人施舍我,还有就是,今天是我爹的9周年。我妈让我来您这里买馒头,也是为了这事儿,所以……”
“唉……你也是个孝顺孩子啊。”
“很多人都这么说我。您老眼神真好!看人真准。”
周文忠拿出1毛钱递了过去,老太太推辞着。
“把钱拿回去,我不要,不就是一点儿白面嘛!”
“不成不成,您要是不收下来,赶明个,我再也不来您摊前买东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合院之周文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