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普现(求首订)(1/2)
皇宫。
“观音婢,你又去礼佛了?”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向身边的妇人问道,脸上似乎含着几分心疼,他初登大位,这大唐天下便有风雨飘摇之景,他自己忧愁不说,引得枕边人也是日日跟着一起操心。
观音婢是长孙皇后的小名,长孙无垢十三岁嫁给李世民,贤惠知礼,二人感情深厚,所以平下里,李世民一直称呼长孙无垢小名也是乳名,长孙无垢则是称呼李世民二哥。
“二哥,臣妾听说洪福寺住持普现大师佛法颇深,想着去礼敬一二,不想普现大师正在闭关,倒是扑了个空,不过洪福寺确实是座有佛蕴的寺庙。
臣妾在洪福寺诵经,心情宁静了不少,对了,臣妾在离开洪福寺的时候,还遇见了一位法师。”
李世民闻言也是有些心疼,自从他登基以后,长孙皇后去佛庙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了。
长孙皇后出身于一个信奉佛教的家庭,她的小字“观音婢”便是寄托了家族对她慈悲、善良品质的期望。
观音是佛教中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别称,被众生视为救苦救难的神灵,观音婢其实就是观音座下信女的意思,可见长孙家对佛门的信奉。
大唐佛门日渐兴盛,其实长孙皇后也有不小的功劳,李世民爱屋及乌,对佛门也是尊崇不少。
只是他登基后,大唐便起了旱灾,都说他得位不正,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他自然是不信的。
但是作为大唐皇帝,李世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周天之内,是有神佛的,长孙皇后也知道,既然人力平不了天灾,那是否能够求到仙佛那里。
所有能求雨之辈,大唐灾患也能平息,要知道太史局可是说了,明年灾患只怕会比今岁更甚。
如果这样的话,明年的大唐,只怕会更加麻烦,到时候李世民如何应对。
不过在长孙皇后面前,李世民一直不想提及这些。
“哦,是哪位法师,竟然让观音婢这么感兴趣?”
观音婢面上有些兴奋,“那位法师法号明禅,臣妾后面让人查了一下方知这位法师虽然年岁尚小,却是个真有本事的,如今已经是苏州金刚寺的住持。
这金刚寺可了不得,之前也就是座古寺而已,香火不算鼎盛,这位明禅法师继任住持以后,便开始显露佛法。
苏州有妖魔为患,接连被明禅法师除灭,救了不少百姓,让苏州妖患平定,如今金刚寺开了山道,重修佛庙,香火更是鼎盛。
最重要的是这明禅法师怀慈悲之心,洪阳有龙王为孽,一年滴雨未降,听说是因为洪阳县令关泊冲撞龙王所致。
明禅法师为救黎民,收了关泊为记名弟子,开始带着百姓们开井取水,旱灾始平。
只不过那太湖龙王竟然还不放过洪阳百姓,起了洪水,幸亏明禅法师舍身为民,才让洪阳百姓免于灾难。
如今那太湖龙王听说都被拿下治罪了,而明禅法师说是救人有功,竟然奇迹般的又活了过来,如今洪阳各处都是明禅法师的金身庙宇。”
嗯!
李世民闻言也是一惊,而且,他听着明禅的法号,就觉得有些熟悉,对了,是李方的奏折。
李世民这才想起,之前苏州刺史李方提过苏州有高僧明禅平妖有功,他还下旨请明禅来长安呢。
怕不是明禅就是因为圣旨而来的。
长安皇宫内经历了连番血战,很多人都在说因为宫廷内杀戮过重,有冤魂环绕,这不,最近不少人晚上都听到冤魂在叫,在闹了。
李世民就想着请些道士和尚的来诵经念佛,驱驱邪,他是不信这些的,但是也要给宫廷内这些人一些安慰。
本来对明禅也不甚在意的,但是听着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却是眼前一亮,“观音婢,你说那明禅法师有解灾之能?”
“嗯,听说洪阳之前也开水井,但是都不出水,说是和水脉有关系,明禅指的地方却是一打就有。
臣妾想着,如果明年还有旱灾,或许可用,而且,臣妾看这明禅法师是真的心怀大慈悲,皇上若是有言,他应该不会拒绝的。”
因果。
长孙皇后信奉佛教,自然知道佛门因果二字,别看长安这些佛庙也有高僧,但是这大唐朝运在他们眼里,就像是有毒一样,根本不愿意招惹。
若非如此,今岁旱灾,他们也不会只是做些赈济灾民的活儿了,要是他们真的愿意施展大法力,怕不是这旱灾也就没有那么凶险了。
所以得一个真的愿意救济黎民百姓的高僧,真的太难了。
“这次宫廷法会,朕便请了这位明禅法师,看来到时候,朕要见见这位法师了。”
明禅可不知道自己刚入长安就入了李世民的眼,此时他正在洪福寺的藏金阁内转悠呢。
每家寺庙都有自己的藏经阁,只是藏经多少,有所差异而已。
这洪福寺的藏经,明显不是金刚寺可比,虽然其中一些经书在明禅看来,就和金山寺所悟那样,只得大乘佛道皮毛。
但是其中也是自有其意,取其精华,自有所得。
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神话西游:我为金刚不坏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