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4章 灵牌夺命(1/3)
周少贵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巧用妙计运送药品,为游击队立下汗马功劳,这份功绩让他在游击队中备受赞誉。王队长深知周少贵的独特才能,其在江湖中摸爬滚打练就的拆白党本领,在秘密筹集和采购军需物资、医疗药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灵活机敏的特质也非常适合在各联络站之间担当交通员这一关键角色。
然而,王队长心中也有所顾虑。此前周少贵用“套箱计”从日本人手中骗枪,这一壮举虽令人钦佩,但也让他上了日伪的通缉名单。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下,让周少贵继续留在汉口从事秘密工作,无疑是将他置于风口浪尖,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当王队长将心中的犹豫告知周少贵时,周少贵却爽朗一笑,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说道:“队长,事情都过去大半年了。这世道混乱不堪,人人都在为生计奔波,谁还有闲工夫记着我这档子事儿?再说了,就算真有什么麻烦找上门,凭我老周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经验,也定能应付自如。”
王队长望着周少贵那充满决心的神情,被他的勇气和担当所打动,最终欣然同意了他继续留在汉口的请求。
周少贵回到汉口后,为了工作的便利,也为了给家人一个安稳的居所,在宝善堂租了一间单进独出的房子。宝善堂一带鱼龙混杂,正是他这种身份的人能够隐匿其中的绝佳场所。他将老婆从墨水湖接了过来,看着妻子陈氏脸上洋溢的笑容,周少贵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乱世之中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平日里,周少贵常去的地方便是满春茶馆。这满春茶馆是汉口城里一处颇为热闹的所在,三教九流的人都汇聚于此。周少贵每天都会身着长衫,头戴礼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手中悠然地摇着檀香扇,一副阔绰的派头,在茶馆里晃来晃去,与各色人等谈天说地。他看似悠闲自在,实则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收集着各种对游击队有用的信息。
说起这满春茶馆,还有一段不得不提的过往。有个叫莫作生的人,曾经在周少贵手下学习过“套箱计”这门骗术。莫作生起初倒也勤勉好学,周少贵看他有些天赋,便将这门技艺倾囊相授。可谁能想到,这莫作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稍有成就后,便不顾江湖道义,自已纠集了一帮人,另起炉灶,也干起了套箱计的勾当。不仅如此,他做起生意来毫无底线,不分贫富,只要见到钱财便想方设法收入囊中,行径十分恶劣。
周少贵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在江湖中,最讲究的便是一个“义”字,莫作生这种背叛师门、肆意妄为的行为,怎能容他?于是,周少贵施展手段,略施小计,便将莫作生送进了死牢。本以为此事就此了结,可谁能料到,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再次转动。
周少贵“套”得鬼子手枪后,在汉口城里声名大噪,同时也引来了日本汉奸和特务的疯狂追捕。那些汉奸特务们为了抓住周少贵,可谓是绞尽脑汁。他们四处打听周少贵的消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后来,竟从牢里把莫作生提了出来,想着利用他对周少贵的了解,充当走狗,帮助他们抓捕周少贵。
莫作生本就是在牢里被判了死罪的人,如今听到特务们说只要能找到周少贵,便能立功赎罪,重获自由,顿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他在汉口城里拼了命地四处寻找周少贵的踪迹,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那疯狂的身影。虽然大半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找到周少贵,但莫作生为人狡黠,善于察言观色,为汉奸特务们鞍前马后地效劳,做了不少坏事。同时,他还利用大把的钱财打通各个关节,上下打点。就这样,他不但洗去了身上的罪名,还摇身一变,当上了汉口特务分队长。
自从做了特务分队长,莫作生便更加嚣张跋扈。他每天穿着向阳纱的绸衫,戴着墨镜,腰间挎着盒子枪,在汉口城里耀武扬威,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百姓们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敢怒不敢言。因满春茶馆人来人往,属于公众场所,人员复杂,莫作生便经常以特务稽查队的身份,隔三差五地到这里来查人,妄图从这里找出一些对他们不利的线索。
满春茶馆是一栋老式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古旧的建筑散发着岁月的气息。周少贵平日里总是坐在二楼一个靠窗的座位上喝茶。这个位置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既便于他观察茶馆内外的情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能第一时间察觉;又便于他在紧急时刻逃生,只需轻轻一跃,便可从窗口跳到楼下,迅速消失在人群之中。
一天早晨,天色刚刚破晓,晨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汉口城的大街小巷。周少贵按照预定时间来到满春茶馆,与茶馆二管周仁清接头。周仁清表面上是茶馆二管,实则也是游击队的一名秘密联络员。两人平日里通过在茶馆里喝茶聊天的方式传递情报,配合得十分默契。
周少贵刚在座位上坐下,喝了半壶茶,便看到一个同样戴着墨镜的人,晃晃悠悠地从楼梯口走了上来。那人的身形和走路的姿态,让周少贵心中陡然升起一丝警觉。随着那人越来越近,周少贵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他,试图从那副墨镜后面的面容中辨认出对方的身份。当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