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6章 看财气(1/3)
老汉口有一个风俗习惯:就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到十八之间,各行各业的老板们、包括种田的农户,都要拿来皇历摆在桌上排年景,看新年的财气。看财气一般是在正月十五,半夜点上灯笼、闹完元宵之后进行。
那时,武昌胭脂路有个叫采萍苑的青楼,在武汉颇有名气。采萍苑的老鸨名叫白香玉,江西南昌人氏,白氏本是娼家出生,精通行内业务,又会管理苑内的姑娘,把个采萍苑办得有声有色,在武昌同行中,数他们生意最好。所以年下来这里闹喜钱的各种人最多。
本地有句俗话说:年小月半大。十五这一天搞得越热闹,主人家愈开心。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太阳还未落山,采萍院老鸨白香玉就命手下的人把灯笼挂了,不一会街上就有玩龙灯、和划彩船的班子来闹春,讨押岁钱。人群中也有不少找财路的江湖人。
周少贵那天在朋友家喝了酒,路过采萍苑门口,看到人群中有个算命先生,身穿长袍马夹,头戴爪皮帽,手中举着个‘算命’的招牌晃子,觉得有些眼熟。周少贵走近一看,那人正是去年在孝感遇到的算命先生朱油嘴。当时他们还联手在孝感一个姓王的大户人家做了回‘吃大户’的滑稽事,发了些小财。
周少贵走到朱油嘴跟前,也不言语,猛一拍朱油嘴的肩膀,把个朱油嘴吓了一跳,回头看时,只见此人头戴礼帽,身穿长衫,鼻梁上架着副墨镜,于是惊叫到:“哟!这不是周先生吗?我正想找您呢。”
他们彼此寒喧了几句之后,朱油嘴道:“老朽此番到这里来,也是想靠着‘些须’嘴劲,趁着年节多搞点钱好度春荒。”
周少贵道:“您这把年龄混碗饭不容易,今天就让我来试着帮您算命,您就在一边看着,若是算得不对或者看得不对的地方您就圆一下,我只玩一盘。赚的钱都是您的如何?”
朱油嘴见识过周少贵的能耐和道行,知道他一定不会把事情搞砸,就欣然同意。
待人群散去时,周少贵和朱油嘴才瞅机会走到采萍苑门口,找个石凳子,俩人静静地坐下来,朱油嘴举着算命的幌子闭目养神;周少贵则伸出双手装模作样地左掐右算,他一会儿闭目沉吟、一会儿又仰身长叹,似在算天测地,好不严肃。
采萍苑的门丁看了,觉得此人行为怪异,忙去向老鸨和掌柜报告。这老鸨是个老于世故的八面玲珑的人物,街头上的红白两道、三教九流、江湖各色人等她都能轻松自如地应付。
听了门丁的报告,她并不慌张,嘴里说:“也许是位算命的高人来了,今天正好我要看今年的财气,去请他们进来好了。”
门丁听命忙去喊他们进来。待他走到门口时,两个算命的已没了踪影。原来,刚才门丁进去通报时,周少贵拉起朱油嘴就走,朱油嘴不明白事理,问:“周先生,快到嘴的肉,您走么事?”
周少贵道:“这叫犹擒故纵、以退为进,要不然,他们就把我们当了要饭的叫花子,随便打发了事,那有什么赚头。我们现在是身价越走越贵,懂吗?”
待他们走到胭脂路一个巷子口,刚把摊子摆上,果然后面有个中年汉子追了过来。来人是四十出头,周少贵认得他正是采萍苑的‘王八’。那王八过来对二人拱手道:“我想烦二位先生给看看财气,排一排今年的年景。”
朱油嘴听此言,忙转身指着周少贵说:“这是我们周半仙,他的卦最灵。”
周少贵本想过把算命的瘾,匆忙上阵,装模作样地对那汉子看了看,正准备开口,却又忘记了算命的行话,一时语塞,急得汗冒,忙从袖中取手帕揩汗时,慌乱中无意间把自已衣服袖口的内衬撕下了一块布条,迎风乱飘。朱油嘴见状,差点笑出声来。
周少贵急中生智说:“我与别的算命先生不同,本仙的道行是以破身上的布料,试人气而看财气,是掏了血本的,纯真无假。”
那王八问:“怎么个看法?”
周少贵道:“你照这布条上吹口气我就能知道你的身份和你将来的财气。”
那汉子犹豫了半天,含在口里的气就是不吹出来,周少贵于是笑着说道:“有气不发,必是王八。”
王八惊问道:“先生何以见得?”
周少贵道:“你平日做的那个勾当,是忍气吞声的事,平日忍惯了,现在也很谨慎。”
王八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叫周少贵给他说财气。周少贵道:“看财气得要在你们家中设了香案,点上香,才能看财气。等你设好了香案我随后就到。”
在周少贵卦摊前,又有一个唱戏的领班和一个吹鼓手等在那里要看财气。戏子在他跟前拿腔拿调地说话,让周少贵早看出底细。周少贵故技重演,又叫那戏子照他那袖口的破布条吹气,那戏子吹气时,既均匀,又细小。于是,周少贵说:“口气出得细,行业是唱戏。”
戏子欲问财时,周少贵说,等把下一个看了一起讲。
下一个轮到吹鼓手时,那吹鼓手刻意将喇叭藏在袖中,被周少贵觉查。周少贵让他吹气时,吹鼓手拿出平日吹喇叭的力气,用力朝周少贵手中的布条一吹,周少贵见了大笑说:“气出得突,必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