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 大定府(1/2)
七月五日的早上,守城金兵在燕山府城门外发现了奄奄一息的赵楷,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他已经满面灰尘,衣衫褴褛,虚弱不堪,金兵误以为是流浪至此的浪人,就叫来押解在此的宋人抬进城去,算作一份口粮。四五个羸弱的宋人费力地抬着赵楷进得城去,放到一块隆起的石台子上,解去他破衣服,举刀要割他身上的肉时,一旁的前军器监丞汪似忽的认出他来,
“郓王,郓王,我的天啊,这是郓王殿下啊!”
招呼好人看好赵楷,汪似小跑着去找已经移居仙露寺的道君,道君战战兢兢地又派人去找前御医潘永寿,上下同心之下,已经发烧迷迷糊糊好几天的赵楷被从鬼门关上救了回来。
“父亲。”睁开眼的赵楷第一眼就看见了守候在他身旁的道君。
“躺好,不要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看他醒来,道君激动的直哆嗦。
从会宁府返回的路上,赵楷千思万算,最终选在梁鱼涡出手。
到达梁鱼涡之前,他撒马狂奔,一副要甩开金人趁机逃亡的架势。
他狂奔千里,金人武士也追了他千里。
如此亡命突奔,每次停下,马都干裂的吐血,赵楷吐着胆汁。金人兀自硬挺。
最终他们到了梁鱼涡。
下水前,金人武士把披挂的盔甲刀箭囊长弓都摘下来,捆绑好,系于马身。就在他看上去都准备好了的时候,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解下武器盔甲,重新整理了一番,再系回去,单留下剑负在背上。
他让赵楷和坐骑先下水,他紧随其后。
跟第一次赵楷他们过梁鱼涡时一样,为了躲避虫子袭击,两人都用布把脑袋缠的跟蚕茧一样,只留一双眼睛提溜乱转。
在水泊中前行了一段,赵楷忽然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不见了。
金人见了,气的哇哇大叫,却又一时无可奈何。
突然,赵楷窜出水面,出现在金人后面,他一只手高高举起,一把竹子匕首扎在了金人的马屁股上。马瞬间吃痛,嘶叫着,在水里下沉上浮,摇头摆尾,好不折腾。金人也跟着大吃苦头,连连呛水,身子还被马撞击了几次。
竹子匕首是赵楷用那夜宴席上的笛子做的,竹子有孔,将偷藏起来的盐巴放进去,到了水里,盐遇水而化,竹子扎进马屁股后,盐水顺势浸泡伤口,马就无法控制地狂躁。
等马儿折腾的差不多了,赵楷扑了上去,死死的扼住金人。
在水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不是因为你是金人,上天就给你一副不一样的肺腑。
水面上最后多了一具浮尸。
等赵楷养好身子,可以下床走动时,天气已经转凉,来到了九月份。他去找汪似和潘永寿感谢救命之恩。
赵楷和汪似年纪相仿,都是读书人,说话很投机,他们就伴着落叶坐在小院里聊到日头下山。
走的时候赵楷记住了汪似父亲汪伯彦的名字。
潘永寿好找,他一身医术,在城中短短时日,已小有名气,就是金人将佐也寻上门来求医告药,是以,赵楷找来的时候,老头正一个人喝酒,吃肉,日子好不快活。也许是喝多了,潘老头居然跟赵楷攀起亲戚,说女儿是康王的人。
九弟的王妃姓邢,就在那三十名送往会宁府的女眷里,他不记得九弟还有一个姓潘的妾室,但是他不忍冷了潘老头的热情,由着他高兴。
这时,渊圣秦桧他们也从云中赶来,金人将他们安顿在离道君他们五里外的悯忠寺(法源寺)。
不久,镇守燕山府的金国东路军元帅完颜宗望年纪轻轻却突然暴毙。燕山府靠近河北,城内谣传此乃北方义军所为,他们正在谋划劫夺二圣。为防万一,金人决定将二帝并诸皇子继续北迁,而秦桧等其他旧属臣僚则仍旧留在燕山,工匠则即刻动身赶往会宁府。
九月十三日,他们从燕山启程,过石门,至景州,上卢龙岭,渡栾撒河、泽河,过大漠,行程九百九十里,于十月十八日抵蒙古高原的前辽国中京大定府。此地风物萧索,极为荒凉,燕山府已经比开封府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此地比燕山,更是差了百倍,所需物资全靠燕山府接济,运送物资的车辆每两月才从燕山过来一次。
父亲道君经常闷闷不乐,他的身子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塞外的干冷,他经常会说自己乏力,想拾起笔画一幅丹青,手都会发抖,所以他干脆不再握笔,好在力气还够读书,他会让赵楷央求往来燕山府的人,想法子帮他再弄些书过来,看见书单上的《春秋》,赵楷不知道高兴,还是忧伤,《春秋》里有太多弑君弑父的故事,早在神宗年间,此书就被列为禁书,父亲曾深以为然。
父亲寿诞的时候,众兄弟像寻常人家一样聚拢起来给他过寿,大家脸上都挂着浮云般浅淡的笑,父亲那双靖康之前从未被泪水浸泡过的眼睛,如今已干涩鼓胀如寻常老翁,父亲无意中谈起了《春秋》,说他后悔现在才读这本书,他现在对夫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又是九个月过去了,金人又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绍兴十二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