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五章 技术更新,沙州消息(1/2)
白绍威令专人进行烧制拳头大小的陶器,要求要留一个小孔和用来填装火药的大孔,大孔到时候用木头塞子之类的塞上。
在此期间,他还进行酒精蒸馏的工作,这项工作不难,说白了就是利用酒精和水等其他液体的沸点不同,对酒精进行分离。
白绍威借助自己神明的身份,说自己要进行修炼,让工坊给自己准备一套道家炼丹法器,其实就是用来实验的。
这也是他做的保密工作之一,火药呢,就用掌心雷来替代,其他的,找个理由就是。
进行实验的地方已经让他专门隔绝出来,派遣兵马,专门做了围墙,装饰了点什么太极八卦之类的东西,门口上边挂了个道观名字。
他还下令让工坊的匠人们给自己手搓一个燧发枪,能不能成功不好说,它的难点在于燧石点火装置不好做。
经过这几天的实验,水泥制作失败,他虽然知道水泥,主要是硅酸盐和石灰,但很可惜,具体工艺忘记了,现在制作出来的一点效果没有。
玻璃方面,唐朝的时候已经有琉璃的制作工艺,只不过因为其中的金属矿物导致颜色不同,但是气泡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他也不清楚其中是什么原因,只能让工匠先摸索着。
冶炼技术方面暂时还没什么改进,因为这附近没有很大的铁矿铜矿,而自己又不知道什么地方有这些矿物,只能是先做个技术储备,把能知道的先记一记,免得忘了。
农业方面,教授了一些轮作技术,堆肥技术等,具体的他也不是很清楚,只能靠摸索。
粗盐精制方面,说白了就是化学上的除杂质,实验室制精盐的成本太高,大量制取只要将其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除去即可。
不过可以制备一些精制食盐,精制后的食盐程雪白色,不苦不涩,作为高端商品在丝绸之路上根本不愁销路,还可以作为交子的锚定物。
河西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目前来说尚且可以控制,好在张议潮时期大力进行水利发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这点继续兴修水利调控水源即可。
土地盐碱化在高中化学有提到过,水旱轮作,深耕深翻,平整土地,改变耕种方式,种植耐盐碱的作物,还有通过化学方法通过石膏、石灰、硫磺调节土壤ph值等等。
可惜这个地方水资源并不富裕,不然可以通过盐碱土来制作盐和芒硝。
可惜呀,很多技术他都忘了,而一些技术对现在来说根本没用,比如说电,他现在就可以制作出原电池,无非是找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再加上一些盐水,还有根据电磁感应制作出发电机。
可是电池现在没有什么用啊,总不能做电解铝吧?
哎,等会,铝热剂!燃烧弹!
额,好像不太现实,起码铝矿自己就找不到。
先做手雷吧。
白绍威将做好的手雷陶罐装好火药,在小孔塞一个作好的纤维绳作为引线。
引线的燃烧速度是试验过的,特意留得长一些,方便测试时的安全。
测试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陶罐太薄了,一摔就碎,太厚了,扔不远。
要是能做铁质手雷就好了,可惜现在缺铁。
另外,有匠人提议通过投石索进行发射,这样又远又快。
当年在吐蕃和唐朝战争中吐蕃使用的投石索,那可是赫赫有名,轻甲或无甲的人被击中,轻则失去行动能力,重则当场毙命,即使是身披重甲的人,挨一下也并不好受。
在集思广益之下,第一批投石手雷终于做出来了,至于手制燧发枪,现在还在卡在燧石点火的工艺上。
这一天,张掖城北的一处戈壁滩上,周围被军队给控制住,白绍威和刺史府、军政部、参谋部众长官齐聚于此。
众人处在由石头垒成的防御矮墙后面,在矮墙前三四百步是一大片草靶子。
“诸位可知这是什么?”白绍威手里拿出一个陶制手雷。
因为是专门供应测试的,所以上面画了一些图案,其他手雷上面不过是有些简单的符箓,炸的时候能更容易从笔画处分裂,增加数量。
“这就是您自天上取下的雷吧,隔老远都能从您道场那边听到轰鸣的雷声。”
各个长官说着些恭维的话。
“哈哈,我叫诸位来,便是要看看此雷的威力,看看这东西能否用于战场之上。”
白绍威将箱子里的手雷分与众人观看,这都是没有插上引线的,小孔都被木塞子堵上了。
“拔野古密,你来演示此雷的威力。”
拔野古密从箱子中取出手雷和引线,将木塞子拔出来,将引线塞进去,引线处已经做好了标记,插到标记处就停止。
又从腰间取出投石索,将手雷放入其中,来到矮墙前,手下将手雷引线点燃。
只见拔野古密抡起投石索,呼呼之声响起,抡足几个大圆,将手雷抛出,破空之声响起,直奔草靶子而去。
在场众人眼力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自河西开始重建大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