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2章讨董风云2(1/3)
董卓在加强防御之际,其心中正酝酿着一个极其险恶的阴谋。
他那狡黠的目光如毒蛇一般,紧紧盯着联军的一举一动。
他深知联军内部就像一盘散沙,诸侯们各自心怀鬼胎,并非铁板一块。
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批心腹,让他们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和言辞恳切却暗藏祸心的书信,暗中潜入联军阵营,去联络那些意志不坚定的诸侯。
他嘴角泛起一抹阴险的笑容,对手下说道:“这些诸侯,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眼中只有利益,稍加诱惑,便会自乱阵脚。”
果不其然,部分诸侯在收到董卓的贿赂后,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在军事行动上开始变得敷衍塞责,不再积极配合联军的整体部署。
曾经信誓旦旦要讨伐董卓的决心,如今已被贪欲和私心所侵蚀。
袁绍察觉到了联军内部这微妙而危险的变化,他那英挺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深知,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联军必将不攻自破。
于是,他一方面加强对诸侯的监督,选派了一批忠诚可靠的手下,密切关注诸侯们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迹象。
另一方面,他努力稳定军心,穿梭于各个军营之中,大声向士兵们强调讨伐董卓的正义性和重要性:“吾等乃正义之师,是为了拯救汉室江山,为了天下苍生而战!董卓是国之贼,是祸乱之源,我等绝不能因小利而忘大义,让他继续为非作歹!”
他的声音在军营中回荡,如同洪钟大吕,振奋着士兵们的士气,但联军内部的隐患却如阴霾一般,挥之不去。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推进,联军终于一步步逼近了洛阳城。
那洛阳城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宛如一座巍峨的巨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威严。
城墙上,董卓早已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机,严阵以待。
弓箭手们个个神情紧张,张弓搭箭,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犹如死神的眼睛;投石机上装满了巨大的石块,仿佛是一头头蓄势待发的洪荒猛兽。
士兵们神色凝重,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外逐渐逼近的联军,仿佛在凝视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联军在城下扎营,营帐连绵数里,一眼望去,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
士兵们磨刀霍霍,眼神中充满了战斗的渴望,准备对洛阳城发起最后的攻城战。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联军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冲击着联军的根基。
粮草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联军的心腹大患。
这一切都归咎于董卓的坚壁清野策略和长时间的战争消耗,联军的补给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诸侯们原本就因利益纷争而关系紧张,如今为了粮草分配问题更是争吵得不可开交。
有的诸侯满脸怒容,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指着对方大骂:“汝军粮草消耗过多,就应当减少份额!不能让尔等拖累整个联军!”
一些军队甚至因为缺粮,出现了士兵哗变的情况。
那些士兵们满脸饥色,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情绪激动地喊着:“我等没饭吃,还打什么仗!这仗还怎么打!”
整个联军营地弥漫着一股不安和躁动的气息。
与此同时,董卓的分化策略也在进一步发挥作用。
韩馥在袁绍的背后小动作不断,他暗中截留粮草,企图以此来削弱袁绍的势力。
他还在私下里与其他诸侯交头接耳,挑拨离间:“袁绍势大,若此次成功,我等皆为其附庸,我等必须要有所防备,不能让他一家独大。”
袁绍陷入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他心急如焚,仿佛置身于火海之中。
他既要应对董卓那铜墙铁壁般的强大防御,又要解决联军内部这错综复杂、一触即发的问题。
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联军的生死存亡,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联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曹操再次展现出了他的非凡气度和担当。
他神色坚定地走到袁绍面前,目光炯炯地说道:“吾愿去筹措粮草,并稳定军心,将军在此主持大局,定要稳住联军。”
说罢,他便率领自己的亲信部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粮草的艰难征程。
他四处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粮草的地方。
每到一处,他都与当地的地方势力诚恳协商,言辞恳切地说道:“望君能助我等讨伐董卓,救百姓于水火。如今我等虽面临困境,但只要有粮草,我等就有希望。若君能伸出援手,粮草之恩,我等必当厚报,绝不食言。”
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一些地方势力,为联军带来了一丝生机。
在曹操为粮草问题而努力奔波之时,联军对洛阳城的进攻也拉开了帷幕。
那攻城战异常激烈,堪称惨烈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从蛾贼开始重建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