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8章 反击从现在开始(1/2)
崇祯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天气阴,空气质量差。注:虽然不是同一个时间,但是同一个地点?
朱慈烺重新踏入皇极殿时,朝臣们纷纷侧目。
此时无声胜有声,崇祯无声抗辩,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抽打着前些天风闻言事的言官们。
此前大言不惭地弹劾朱慈烺杀良冒功的几个言官,每人手中端着个木匣子,当然是朱慈烺赠送的。
当各言官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木匣,有人落荒而逃,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有人奔到殿外去呕吐。
朱慈烺半转身道:“诸位臣公实心办事,提出合理质疑。特意奉上鞑子首级一颗,留作纪念罢。风闻言事是尔等职责,无可厚非,本宫理解。”
朱慈烺心道,可殿前失仪的罪过,几位逃不掉啦。崇祯示意,方才那几位失仪的言官被大汉将军架出去、拉回来接受廷杖的爱抚。
之后,朱慈烺又一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仪态伫立在朝堂上。
仍是那些老生常谈、令人费脑筋的破事,衮衮诸公未议出结果。
此时,崇祯十一年六月被廷推为阁臣的蒋德璟出班上奏,提及朱慈烺南京巡视并祭祀朱元璋陵墓之事,不少朝臣附和。
朱慈烺心道,老帮菜总算说句人话。先前蒋德璟奏请崇祯,往慈庆宫塞俩年高六十的老宫女照顾朱慈烺。谁照顾谁啊?
恰在此时,一个朱慈烺不怎么熟悉,但闻名已久的言官蹦了出来。
光时亨出班奏道:“皇上,不可啊。如今去往南都的官道,沿途匪患四起。为太子殿下安危考虑,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兵科给事中李永茂反驳道:“陆路难行,可走水路。何况龙骧营尚有千余甲士,何患小小匪盗?”
光时亨一副正气凛然模样说道:“不愿提太子殿下领兵之事,今日不说不行了。太子殿下无旨意私自调动兵马,纵然有所斩获,可国朝法度何在?”
旧事重提挑动着诸多言官不安分的心思,朱慈烺面不改色权当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只当放屁。
崇祯道:“出兵一事此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莫再提起。”
光时亨心下腹诽,高声道:“太子殿下抚军江南,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朱允炆与朱棣客观上联手为后辈凿出的深渊,以北地一隅之力对抗全国成功的小概率事件,却在大明上演。
朱慈烺见再不出来辩白,大屎盆子可就丢过来,他便可以安心在京师迎闯王。迎闯王歌谣咋唱嘞?小明王咋就葬身鱼腹了?赵匡胤那几个儿子怎地不久暴毙啦?
朱慈烺开口道:“非也。是否巡视南京一事,全凭父皇做主,本不应多言。可有人企图扰乱视听,本宫不得不辩驳几句。
纵观唐二十四帝,多为政变或权臣奸佞拥立,人所共知。
而国朝历代圣君尊奉大明会典与皇明祖训继承之圭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无哪位太子做出犯上作乱之举,岂可同日而语?
宣德爷亦曾巡视南京,可见,此等荒谬假设不足取信。”
怎地,难道你敢说宣德爷登基之前有不臣之心?逾规之举?
光时亨琢磨如何隐晦提及成祖之事犹在眼前。
朱慈烺又道:“有朝臣牵强附会提到唐肃宗灵武故事,本宫倒是要问问……”
说到此处,朱慈烺提高声量,朗声道:“不知我大明谁是陈玄礼,谁又是杨国忠?”
说罢,殿内众臣目光不约而同移向周延儒等阁臣。
周延儒心下一凛,殿下怎地拖我下水?
陈演低垂下头,心思不定。
太子殿下要把水搅浑。
光时亨欲反驳几句,可今日时机明显不适合。
朱慈烺又一副老僧入定的姿态捱到下朝。下朝后他领到份报功名单,却非嫌太多,而是太少了。崇祯与内阁大臣都有意宣扬龙骧营此番奇袭鞑子的丰功伟绩。
朱慈烺自然明白其政治考量,但绝不可掩败为胜,授人以柄。再者,大明一直胜胜胜的弃地多少?朱慈烺揣着报功名单,来到茶舍。
张世遵、耿郅、李仲都和郝总旗等待多时。朱慈烺不客套,开门见山地说道:“报功名单打回来了,让咱们多上报些。”
李仲都道:“那殿下的意思?”
朱慈烺叹道:“我怕落人口实,以后翻旧账指摘咱们虚报战功。”众人对大明人型牲畜的底线都很了解。
张世遵道:“对了,前些日子龙骧营内兵士差点哗变,弹压下去了,此事要追究么?”
“冷处理,口头上批评罢,众袍泽为我鸣不平。如今禁足取消,没啥可闹得。只是近期要封锁消息,非龙骧营兵士半点风声不可知悉分毫。”
耿郅迟疑几息,道:“曹总兵那?”
“透露出去于他而言有何好处?”朱慈烺安排道:“郝总旗,你去打探沈廷扬的事,愈详细愈好。
仲都,让渡些军功给曹总兵,人家出力甚多,其余的着实写,不听那群妖僧瞎念经。明日交于我,我去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毒计频出,朝臣高呼圣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