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9章 全面战争拉开序幕,上海的暴风雨来临(1/2)
宛平城,29军卢沟桥防线。
枪炮呼啸而至,桥头两个机枪工事,瞬间被烟尘覆盖。
凭借优势火力突然袭击,清水节郎轻松占据桥头阵地,并继续沿着桥面向宛平城门楼发起进攻。
见日军挑衅,并且强行进攻,吉星文立刻打电话上报。
秦德纯毫不犹豫地说道:“一寸国土,不可易倭!宛平城卢沟桥,就是你们团的坟墓,你们打光了,我亲自顶上去!”
接到命令,吉星文立刻下达反击命令:“这回放开了打!夺不回阵地,老子要枪毙人!”
37师是29军嫡长子,219团负责扼守北平唯一生路,自然强将精兵,装备不孬。
金振中营小两千人马,机枪迫击炮过百,弹药充裕。
哒哒哒……
轰轰轰……
经过三个月的练兵,29军营团级军官的战术素养,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迫击炮阻隔封锁日军占据的桥头,同时对突进到城门下的一个分队日军,用十余挺机枪予以交叉火力打击。
看着城下日军,一个一个扑倒,金振中大喊道:“真麻痹痛快!对,就这么打,一个都别放过!”
清水节郎没想到,他一脚踢到北平“大门”上,居然导致“关节错位”。
看着守军火力全开,部下一个个被打倒,他傻了眼。
等到己方分队被全歼,敌方炮火逐渐向己方延伸。
清水节郎此刻终于明白:宛平守军不会像废物东北军那样,丢下百姓逃跑。
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他不得不发出撤退命令。
金振中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哪能这么便宜,下令追击。
双方在城郊且追且退,一场恶战下来,互有伤亡。
日军退回丰台,清点下来损失百余人。
而守军金振中营,伤亡约七八十。
关键,29军大部分都是轻重外伤,当场牺牲的只有三十来人,日军留下的伤员几乎都被补了枪。
毕竟,有位战术天才说过:“死鬼子才是好鬼子。”
宛平城的枪声,迅速绷紧了两国两军的高层。
田代皖一郎立刻启动应急预案,下令华北驻屯军各部,向北平驰援。
宋哲元一边下令提高戒备,一边向军政部通报。
最高指示欣喜若狂。
立刻命令孙连仲增援宛平城,同时孙部滞留在开封的三个师五万余人,齐装满员地火速挺进华北。
另外,华北周边国军齐齐北上,摆出一副大打的架势。
鉴于中方的举动,田代皖一郎连轴转,向国内大本营提出增兵的请求。
日方大本营的扩大派,终于等来天赐良机。
尽管,所谓“失踪”的日军二等兵志村菊次郎,因夜间“解手迷路”,二十分钟后归队。
但,第8中队长清水节郎则隐瞒不报,第3大队长颠倒黑白请示。
日军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廉,也故意模棱两可下令:“被敌攻击,当然还击。”
因此,由日军挑起的这场蓄谋已久的战斗,被各国记者称为“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7月8日,经各大报刊披露,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纷纷上街表达抗议和愤慨。
很多社会名流公开力挺29军,希望他们能抵挡日寇的新侵略。
此时,若日方能冷静下来,查明真相,事情或许有所缓和。
可,日本军国分子满脑子都是狂热思想,都是为天皇开疆拓土,希望从中捞取巨大的好处。
所以,大本营一边下令增兵华北,同时还放话:“军刀一旦出鞘,很难不见血而还!”
但,事实很明显,丰台守军逼近宛平防线,绝对属于挑衅。
同时,战场实地拍摄的照片上,城门口,桥头被轰炸的场景,表明日军是进攻一方。
日方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世界舆论为之哗然!
面对国际压力,日本大本营也不得找替罪羊背锅。
找谁呢?
看来看去,老迈多病的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看起来很合适。
不管日本人怎么玩心眼,李国基这边抛出早就准备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传令斧头帮俘虏和杜大亨门徒,也给大川内传七来了一场“模拟演习”。
两三百人,围堵在日军陆战队司令部大门口,热热闹闹地举着牌子和旗帜,向日方抗议示威。
日本守军立刻用铁丝网和路障阻挡,并且调集上百名陆战队,荷枪实弹地严密戒备。
岩井英一眉头紧锁,忐忑不安的心似乎一直在下坠。
他隐隐有一种预感,这肯定是李国基的花样,目的就是想在上海挑起战争。
“大川司令官,请务必保持克制和清醒的头脑,不要中了对方的圈套!”
从楼上看着门前滑稽的闹剧,大川内传七快气死了。
曾几何时,纵横太平洋的大日本赫赫海军,居然被支那人欺负成这样?
八嘎!
超级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谍战魅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