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79(1/1)
怎样的弥天大祸,正得意洋洋地看着俞婉:“怎么?没话说了吧?”
这件事上,赵恒与俞婉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恒脸皮丢尽,俞婉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她还要更为凄惨一些,因为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她十有八九是要被浸猪笼的。
姜氏一脸委屈地说道:“我女儿没进过窑子。”
赵宝妹看了看一屋子面露怀疑的村民:“你问问乡亲们,谁信啊?”
自然……是不信的。
姜氏病歪歪地说道:“你说阿婉进了窑子,可有证据?”
赵宝妹脑海里灵光一闪:“那你说她去了表姑婆家,又可有证据!”
姜氏哑巴了。
若说先前,众人只信了五分,眼下姜氏的反应,便让他们信了足足七八分了。
“娘,没事。”就在俞婉抚摸着姜氏气得有些发抖的小肩膀,轻声安慰她的时候,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巨大的响动。
听方位,似乎是栓子家传来的。
栓子爹第一个跑了出去,没一会儿,便鬼哭狼嚎了起来:“我的牛……我的牛啊——”
栓子家的牛棚积雪过多,承受不住负荷,轰然坍塌了,牛被埋在了底下。
这是莲花村唯一的一头牛,前年都有三头的,可一头病死了,一头老死了,如今只剩栓子家的独苗苗了。
这头牛,农忙时能犁地,农闲时能拉车,真不敢想象若是没了它,村儿里那么多地、那么多人的生意,该怎么办才好。
事态紧急,众人顾不上审问俞婉,一股脑儿地去了栓子家,把那头埋在牛棚里的牛救了出来。
然而牛受伤了,趴在地上,发出极为痛苦的呻吟。
【第六十二章】医治伤牛
老俞家的人是在牛棚出事后才赶来的,他们不是没听见赵氏出了事,但赵家的热闹他们不爱看,赵家的事儿他们也不耐烦管,栓子家不同了,他家都是忠厚老实人,又养了牛,在村子里人缘颇为不错。
大伯、大伯母还在灶台前忙活除夕的菜,过来的是俞峰兄弟。
二人先是看到了人群后的三婶与俞婉,上前打了招呼。
俞峰:“三婶,阿婉。”
俞松:“三婶。”
不理俞婉。
俞婉暗笑,真是个别扭孩子。
“出了什么事啊?”俞松望着挡在面前的人群问。
俞婉惋惜道:“牛棚塌了,牛的情况似乎不大好。”
俞松哼道:“我又没问你!我问的是三婶!”
三婶幽怨地白了他一眼。
俞松讨了个没趣,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又去关注里头的动静了。
“和前年张婶家的牛一样,都是突然就瘸了,之后没多久便病死了。”
“栓子家的牛不会有事吧?这可是村里最后一头牛了……”
“我还指望开春,借它来犁犁地呢。”
“这可怎么好哟?”
乡亲们焦急地炸开了锅。
俞峰虽看不见里头的情况,可听也听出了七七八八,张婶那头牛他是有印象的,似乎也是先受了伤,之后找人治了,能继续下地干活了,可没干几日,牛身变得滚烫,半个月后,牛就不治而亡了。
若栓子家的牛果真与张婶的牛一样,那可真是凶多吉少了。
忽然想到什么,俞峰扭头,看向一旁的俞婉:“阿婉你……”
他话音刚起,便被白大婶儿的嗓门儿打断:“让让让让!老崔头来了!”
不远处,栓子拉着一个头发花白的土郎中朝这边跑来了。
土郎中上了年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到这儿时只差没翻白眼了。
这便是早先为张婶治过牛的土郎中,隔壁村儿的巫医,平里日给人瞧瞧病,偶尔也看看家畜家禽,他姓崔,乡亲们都唤他一声老崔头。
“您赶紧的!”栓子将喘得狂翻白眼的老崔头一溜烟儿地拽进自家后院儿了。
老崔头进院儿后第一反应却不是给牛治病,而是望着塌成碎片的棚子,古怪地说道:“这牛棚塌得蹊跷啊……”
栓子刚一松手,便见他没跟上,忙催促道:“哎呀您甭磨蹭了!牛都快没命了!”
老崔头朝伤牛走了过去,边走边皱眉嘀咕:“是蹊跷啊。”
人群后的姜氏,淡淡地把玩着手里的穗子,凉薄的日辉映在她清瘦的面庞上,照得她肌肤几近通透了一样。
老崔头开始给牛诊病了。
一旁的白大婶开口了:“他能治好吗?张婶的牛就是让他给治死了。”
老崔头不乐意了,黑着脸转过头来:“你这话说的,什么叫让我治死了?它那日就要死的!是我给它续了半月的命!”
白大婶撇撇嘴儿:“你那日还说阿婉没救了,可阿婉不是活得好好儿的?”
老崔头想了想,似是在回忆阿婉是谁,半晌后,纳闷道:“那娃娃挺过来了?怎么可
不想错过《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