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九章 顾客是上帝(1/2)
肠粉这种食物在南城很常见,但在北方你是几乎看不到的。这主要是南北方对主食的喜好不同,南方人多吃大米,而北方人则独爱面食。
它的外形很是单一,就是一层薄薄的软软的有些褶皱的食物。看上去有点像大肠,所以叫肠粉。它是用大米磨成粉,做成米浆后蒸制而成的,用一个铲子堆叠在多是椭圆形的盘子里或者一次性餐盒里。蒸箱里热气腾腾,肠粉的风味也千差万别。
某某肠粉王这样的连锁店则多是出现在商业街地段,店铺一般比较大,有个几百平方米,装修上自然很上档次。当然,肠粉只是店里的一个招牌,种类也挺多的,大概有那么十几种口味,什么鸡蛋的、瘦肉的、鸡蛋加瘦肉的,虾仁的、鸡蛋加虾仁的,芹菜的、牛肉的、腊肠的等等。在这样的店里,你不单单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的肠粉,也能吃到地道的广式茶点,当然热炒和冷拌也是必不可少的。价格也还算公道,老百姓都能吃得起,各式菜品味道整体来说,还算可以。
不过,陈晓林常去的店多是那种十几个平方米的小店,店里环境可以说非常非常简陋,也就摆着三四张桌子,门口处放着一个蒸箱,再就是一个煤气灶。一个塑料大桶放在靠近蒸箱的地上,装的是打好的米浆,蒸箱的旁边还会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鸡蛋,生菜,肉沫(多是猪瘦肉),还有调制好的酱汁等。肠粉的制作时间是很快的,也就那么三四分钟的时间。说起肠粉,虽然风味口感上可能千差万别,但这种食物制作的主要原材料却大同小异,大米便是主角。
关于肠粉的制作,陈晓林在老家过春节的时候也曾自己尝试过,只是没能成功,可见即便是最普通不过,最寻常的东西能做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再做的好吃呢。让吃过的人吃了一次还想吃,渐渐的也就成了回头客,一传十,十传百,店里的生意自然也就好的很。
陈晓林常去的这家早餐店就是如此,东西做的好吃不说,老板也很热情,小店的生意那叫一个好。每每他过去吃时,总是要等上一会儿的时间,前面排着几个人在等着,是常有的事。
只见一盘细滑软糯的肠粉被放到春生跟前,粉里裹着蛋,蛋里带着生菜,再淋上一勺适量的特制酱汁,香气迎面而来。没有忌口的食客自己再点缀上几粒葱花和一小撮蒜蓉辣酱,软软滑滑的肠粉在口腔里蠕动着,那滋味真叫一个爽!春生吃的心里暖暖地,顿时觉得恢复了精气神,再喝上几口店里的凉茶,那酒气也就慢慢散去了。
周一,上午九点钟,公司六楼贵宾室里了。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而屏幕的旁边,陈晓林的顶头上司王经理在介绍着公司以及主打产品的情况。
陈晓林作会议纪要,在场的还有跟随金丝眼镜男一起来的两位青年男子。
陈晓林会偶尔抬头看一下金丝眼镜男,而这个时候他发现金丝眼镜男听地很认真,也并未有想打断王经理的意思。
他还时不时的用钢笔在一个深棕色的笔记本上写着什么,有时也会若有所思。
金丝眼镜男是海龟博士,40岁出头,身材高挺,王经理称他为沈博。
“沈博,我这边ok了,您有什么意见吗?”
王经理微笑着对沈博说道。
“很好。”
沈博微笑着说道,顿了顿,
“我觉得贵公司的实力以及产品很吸引我,接下来,我个人很有意愿跟贵司达成合作。只是,我还是要再听听股东们的建议。”
“没有问题,沈博。”
会议进行的很顺利。中午,王经理和陈晓林陪沈博等人在公司食堂吃的工作餐,因为下午的行程还比较赶,不单单要去生产车间,跟沈博跟董事长还有一个会面。所以,这接风宴就安排在了晚上。
南海大饭店八八八房间,公司市场部的领导和同事已在等候。
这是一间装修低调奢华且有着浓浓中国风的套房。一入门,是一个约么二十平方米的小隔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枣红色的木质沙发组合,沙发的靠背上雕着腾龙和飞凤,浅灰色的布艺沙发垫子横摆在那里,这个搭配显得既庄重又素朴。再看这个小隔间四面的墙壁上,分别挂着“春花,夏雨,秋叶,冬雪”四张简易水墨字画。茶几上摆着个青花瓷的茶壶和六个洁白如玉的茶杯,做工极其的精致。身在此处,待你将周遭看的再细致入微时,恍惚间,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这个小隔间是个茶水间,在入座前,人们可以先在这里茗茶畅谈一番,聊聊社会时政热点新闻,不觉间,也就彼此先熟络起来。再往里走,便是宴客厅了,面积有五六十个平方米,比小隔间大上一倍还要多,装修风格也是带着浓浓的中国风。两个房间用一个屏风隔开。
王经理只是跟陈晓林说有公司市场部的领导和同事过来,但却没有说是谁。等他和王经理还有司机龚师傅,陪同客户三人到达八八八房间后,才惊奇的发现市场部的林笑笑也在场。
林笑笑一身黑色小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们的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