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 老人过往(1/2)
老人名叫张百岁,祖籍是这大魏国的天池郡,年少时家境还算殷实,原本希望考取个功名,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大齐攻打大魏,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家人带着他往东逃难,千里迢迢,历经万难,才来到了这青山郡,大部分财物都在路途中遗落或是买通各路关卡,所剩无几,主家在镇上置办了些房产,给他们这些旁支在这七里坡买了些荒地,让他们自食其力!
七里坡原来是一片树林,后来树木被城里的官家砍了,虽然留下好多树根,很难清理,但经历过战乱,能活着已是不易
来这里的族人共有七十余人,二十余户,大多数人不会农耕,只有几户旁支,前些年落魄,在族人的帮扶下,买了些田地,自己耕种,此刻反而成了众族人的希望
这里土地还算肥沃,坡下不远就有河水蜿蜒,除了开垦时的艰难,也能称得上是一块风水之地
一两年的辛勤耕作,大家互帮互助,不谈丰衣足食,倒也衣食无忧,小小村落,焕发生机
此时魏国与燕国联手反攻大齐,兵员不济,募兵的告示送到了村里
凡家中有十六至四十五岁男丁两人,需出一人,有三人,需出两人,以此类推,只有一人者,可免兵役
几家欢喜几家愁
老人父亲当年三十七岁,一身书卷气,从不舞刀弄棒,加上这些年的逃难奔走,开荒耕田,身子愈发的单薄
当时老人和年岁相当的少年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誓要在军中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十七个朝气蓬勃的少年郎与家人作别,老人的父母已是老泪纵横,母亲扶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化作一声声撕心裂肺的痛哭
十九岁,任伍长,同族还有七人
二十一岁,任什长,同族还有四人
二十三岁,任伯长,同族还有三人
二十六岁,腿中箭,同族还有两人
为救上官,腿部中箭,医治不及,落下了残疾,上官感恩,想他读过些书,调他随军医行事,老人便学会了些粗浅的医术
二十九岁,战大捷,同族仅剩他一人
齐国向魏,燕两国割地赔款,百姓奔走相告,举国欢腾,将士论功行赏
任伯长,有军功,负伤残疾,该有三百余量白银,到手却只有十之一二
老人不敢言,军中惯例,不说,领钱回乡,还有余生,说了,取死而已
二十九岁的入冬,老人回到这里,父亲已经辞世,母亲带着年幼的弟弟,艰难生活,好在村里都是同族,多有帮衬接济
母亲带着老人和弟弟,拎着礼物一一登门拜谢,每每与人说起生活的辛酸,总是泪水不止
途中遇到那十六人的家人,免不了又是一阵嚎啕大哭,官府已经将抚恤交给了他们,那些银两,终归只是些银两
好在这些年,风调雨顺,村人大多勤勉,收成好时还能送些给主家,换些银钱给大人小孩购置些布匹和吃食,大多数人家都添碗加筷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也就慢慢淡了许多
趁着冬季农闲,老人支起一个私塾,附近的孩子,不分男女,都可以来认字读书,分文不取
村民不好意思,用山上的石木把私塾重新修葺了一番,还有些孩子会带着瓜果蔬菜送到家中
谁家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老人也会找些草药,帮忙医治
渐渐老人名声四起,连县城也有人知晓,老人还在军中任过伯长,县里便顺水推舟,任命老人为亭长,家里添了一份俸禄,屋里的人也多了些笑声
第二年开春,村里来了些外人,男男女女,三十余人,多为青壮年
说是北面山上的猎户,去年冬天,大雪不止,封山的时日比往年长了个把月
开春后,积雪不化,狩猎艰难,冻死饿死许多老人小孩
常有猎户下山售卖皮毛血肉以及一些山里的草药,知道这边有个村落,就带着些人来寻个活路
领头猎户名为方勇,随他而来的大多是他的同族之人,祖上世代猎户,人数慢慢多了起来,北面的山林虽大,也禁不起不知节制的狩猎,猎物愈发的难以捕获
去年便是没有足够的过冬食物,才招此大难,老人小孩殒命不下十数人,连体弱一些的青壮年也有几人没有熬过来
就想着变通之法,知道这个村落,也是近些年外地人迁来的,民风淳朴,所以就来求个安生之所
老人便带着方勇去往县里询问,县衙的户房也是军武出身,问清原委,查了户籍,交待了两句,莫生事端,便同意猎户们与老人的族人们比邻而居,开荒种田
回到村里,猎户领着家人,带着仅剩的肉食登门感谢,言语热切,宾主尽欢
以后的日子,两家人多有走动,方勇有一女儿,名为方芳,时常来借粮,借种,借农具,性格泼辣大方,做事练达麻利,很得老人母亲的喜欢
同年入冬,就请人上门提亲,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两人也暗生情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科技也可以修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