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新员工(1/2)
外面小雪落了薄薄一层。
中午,从手表厂急匆匆跑来个青年人。
“老板,黄鳝进货没,今天没卖完吧。”
“有,昨晚的新鲜货,专门给你留的。”
任远熟络的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能把昨天的菜谱再说一下不,我脑子笨没记住。”
那人挠着头,不好意的问。
“哥,我来给你说。”白梨花接过话,“黄鳝是补充孕妇营养的食材之一,我们建议做成黄鳝羹,美味更容易吸收。”
“黄鳝是大补,不宜多吃,鱼肉里的蛋白质对催乳有帮助。”
……
任远把水缸里仅剩的几条黄鳝捞出来,装好。
“明天又得补货了。”
寻思着冬天到了,最近孕妇有点多,补品供不应求。
食谱是任远提出配套服务,免费的,不花钱。
为前来购买食材的顾客提供菜品指导,菜品推荐。
“不会吃,没关系,我教你!”
没做好?那就是你火候不够。
黄鳝价格任远定的不低,5毛钱一斤,要知道猪肉才7毛5一斤。
物以稀为贵,而且不要票。
主要是宣传的是养生,大补,给孕妇下奶。
80年代的食疗,勉强价可配位。
“对了,任远同志,你中青报新发的中篇小说多久更新一次啊。”
“写的好是好,别开生面!”
“不过啊,要是能配上一些插图就完美了,等离子是啥意思?”
“我总不能为了看你这小说,亲自去翻字典吧,要是有个解释栏目就完美了。”
……
任远寻思着有没有必要在文章的栏目中加上一些插图,他是觉得会限制读者思维。
另外的专属名词,这个可以用大白话解释下,会极大的提高读者阅读体验,还能增加一些趣味性。
等那人离开,白梨花立马拿过任远手上的报纸,和林占两人蹲在火炉跟前强势围观。
3000字,5分钟看完。
“我草,牛逼!”
因为笔触朴实,背景真实,原型就是地球。
什么北半球,南半球,华北794号。
看书的时候,林占脑子中构想着地球停止转动,靠着巨大的发动机推着地球转动的画面,很壮观!
书中主角羡慕的“太阳时代”,正是自己所处的时代。
满满的自豪感,代入感极强。
白梨花目光留在最后一行,按耐不住的问:
“远哥,最后一句留下悬念,平原上无限延伸的墙到底什么?无限延伸,那不就是一个点嘛。”
白梨花发散思维的说。
任远笑了笑:“你漏掉一个重要条件,不能向前,只能上下左右延伸。”
“?远哥,别卖关子,直接说是什么!”
“是,死亡!”
“啊!”
任远没过度剧透,两个人问他,也是一问三不知。
惹的林占没脾气,歪着鼻子愤愤不平瞅着远哥。
科幻,未来,算是比较小众的题材了。
今天能够特卖,一方面是因为任远知青代表的名头,中青报肯刊登也有这方面考量。
文章写的好无可厚非,但顺序换一下。
任远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这份稿子交给中青报社,那堆积如山稿子何时能轮到要他?
万一出个岔子丢了……
“好了,赶紧忙起来,马主任下午领新同事来,到时候别忙的出洋相。”
任远通过两人的表现来看,科幻市场还行,至少年轻人爱看。
现在壹号商店比刚开始的露天摊位强太多了!
二手柜台,上面是账单,算盘,装钱的盒子。
销售区域分成三大块:
蔬菜区:大白菜、白萝卜、土豆。
水产区:草鱼、鲫鱼、黄鳝。
杂粮区:高粱、谷子、荞麦、豆类。
帐篷外还有制造厂送来的牌子:壹号商店(长安知青办集体生产合作社。)
任谁来都挑不出理,除非你对知青工作有意见。
之前的手表制造厂就是前车之鉴,想碰瓷,任远欢迎还来不及。
今天的客流量肉眼可见多。
马主任领着三个新同志到商店门口,看到门外还排着长队。
“三个人好像有点少?”
但帐篷就那么大,这大冬天的,又不能露天摆摊。
人再多就活动不开了。
“知青商店修建迫在眉睫。”打定主意,马主任凭借彪悍的体格,挤进帐篷。
“你们三个瓜怂,赶紧进来帮忙。”
她招手把三个呆呆新员工喊进来,笑着朝跟前发火的老哥解释:“同志,理解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知青1979,从返城长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