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血赚,下一步计划(1/2)
任远回到钟楼住宅。
一进屋热气扑面而来,能有什么比一回家通红炉子更惹人开心。
“应该是占子和梨花生的火。”
看手表:11点整。
洗洗休息了,今天真的整整忙了一整天。
收获自然是丰厚的。
第一、手表厂合作,代售手表这事有破天荒的意思。
好在出售的是残次品,属于废物利用。
今后的合作再慢慢拓展。
第二、狠狠地打脸那三个龟孙,当时有多嚣张,今晚就有多惨。
明天还得上报纸给所有知青道歉,并且附加1000字的检讨书,下放到低级车间改造学习……
第三、得到街道办和厂里的关注。
不同于社会关注,今晚通过他的巧妙话术,他和几位结识,成为私下的朋友。
因为任远主动放下姿态,给几个厂子领导台阶下。
在国内人情社会的趋势下,这种社交是必须。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
任远得到他一开始想要的。
社会关注赚的盆满锅满,说他是知青代表毫不过分。手表厂主动提议帮忙修建知青商店。
一来当做赔偿,二来给来势汹汹的知青们一个交代。
冠上友谊的名号,这商店的规模不能小。
一想到明年开春,会有一所属于自己商店,任远美滋滋的睡过去。
事实证明,无论何时都别忽视舆论的力量。
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一篇文章,一份报纸迸发不可估量的力量。
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神奇笔触,触动每一个鲜活的神经。
找到情绪共鸣点,引起一股流量,并最终达到预设的目的。
任远这篇文章看似正气凌然,满口责任道德,追根问底是一片卖惨文。
借着800w知青的名义,狠狠地薅一把羊毛。
按理说,这事发生在21世纪,厂里完全可以置之身外,把三人开除!
但在这个时代:
开什么玩笑,你再大的厂领导也是工人阶级,你有什么资格开除我?
万事都要先开会,厂里大大小小的会,市里大大小小的会,省里大大小小的会……
这一点都不夸张。
程序之多,流程之杂。
这次能快刀斩乱麻,其一是他们厂出名了,直接上报纸了,捅的篓子太大了。
小领导都不用出面,副厂长直接去了街道办。
其二是任远同志的宽容大量。
……
一夜无话,寒风冻僵了昨日落下的积雪。
天气再恶劣,上班不能停。
街道办赠送了新帐篷,在商店没有修起来之前,他们只能在帐篷中度过。
中午时分。
知青商店彻底忙活起来,三人忙的不可开交。
清一色的手表厂员工,总感觉是“厂长的任务”。
不乏有漂亮的厂花,大家都来瞧瞧看看,厂里的朋友长啥样。
加上任远会来事,一来二去认识不少新人。
朋友嘛,都是慢慢处出来的,日久见人心。
不仅是厂里的员工,知青们也踏雪而至。
他们要来看看,要来监督,厂里做的承诺到底兑现了没有。
另外就是找任远聊聊,集体工作的事。
关于“连锁店”,这是一项大工程,任远没轻易开口。
先干上一个月,等轻车熟路,培养上一批优秀牛马再说。
“远哥,草鱼什么价格,买一个回去尝尝鲜。”
“这个头大,四毛一斤。”
“好嘞,你给我称称,唉,想吃猪肉啊,有钱没票。”
那人抱怨似得说着。
“这没办法,想要吃猪肉自由,那得开上百家养殖公司。
到时候猪肉供不应求,自然就不要票了。”
任远发牢骚似得回话。
自从上报纸之后,来壹号商店的没一个正经买菜的。
都想方设法的从任远嘴里套点有用的东西,一个个想投身集体工作,又或者个体工作。
想来找任远取取经。
谁让他在文章最后一句提到:“欢迎登门讨论。”
不知不觉,任远这个名字成了知青的代言词。
知青商店的规定是:“卖完下班。”
因为货源,物资的稀缺。
三人最多忙活半晌,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
回到老宅,白梨花复习备考,认认真真的记笔记。
林占有自己的工作,脖子上挂着【壹号商店】的牌子,骑着自行车一个一个厂子挨个齐过。
用现代的话术来说,采购科主任。
对于壹号商店,集体合作社的这次大胆创新。
燕京的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知青1979,从返城长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