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就这点出息(1/2)
800w知识青年大返城,返城大军犹如钱塘江潮,势不可挡。
街道办堵的水泄不通,一个个嗷嗷待哺,等着国家分配工作。
国营企业全部爆编,每年就那几十个指标,根本轮不上这群刚回城的。
知青返乡,一个个二十多岁,对比同龄人,曾经的伙伴,他们在厂里上班,组建了家庭。
而自己游手好闲,有严重的心理落差,处处觉得低人一等。
外加上那些没有下乡,也没工作的青年,天天街上盼着。
靠这群人?很难成事。
“达(爸)!”
任远严肃的喊一声,忙起身把病房门关上,这话真传出去了,那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
这事关几十万的知青,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人淹死。
任国富意识到过分了,缓口气继续问:“知青怎么搞,干什么?”
“个体经济。”
“投机倒把。”
“大集体合作社。”
“狗都不去。”
……
两人一个说,一个反驳。
每个话题探讨不超过10秒,眼看要吵起来。
“爸,哥哥,我脑子里打雷了,嗡嗡嗡的!。”
旁边的任颖不像赵双玲惯着两人,打断了还想辩论的父子。
“达,你早点休息,我明天去街道办看看,顺便把材料交了。”
“都是报纸上的东西,具体行不行得亲自去感受一下。”
任远先服软,给个台阶让老父亲下来。
“嗯,你尽快决定。”
任国富对自己的身体没信心,他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要是真死了。
谁买他这张老脸的账?
现在就这一个儿子对他胃口,就不信这长安市谁能受的起他这一跪?
任远看似在对话,其实一直在观察,父亲明显的气短,心力不支。
“得快点搞出点动静,给老人家点盼头。”
任远背着小秤砣回家,母亲留下照顾病人。
“先看看到底有多排斥大集体单位。”
“真的狗都不去?”
他一个现代人觉得没什么,甚至能赚的更多。
……
软床上,这晚睡得非常舒坦。
就是胸口有点闷,感觉被鬼压床似得。
梦看眼睛天已经大亮,感觉到胸口一阵暖流。
任远赶忙起身,毛巾,纸巾,尿布……
“哥,我……我明明在厕所!”
“……”
任远收拾干净,给妹妹换身干净的衣服,没计较这事:“起床,吃饭。”
两岁的小屁孩,任远想生气也生不来。
“哥哥,钱!”
任颖从桌子上拿起母亲留的钱和票,很陌生的东西,记得以前有个鉴宝的主播,这东西有收藏价值,值不少米。
没多想,塞进口袋中,拉着臃肿的小妹出门。
今天要把资料交给知青办理手续。
找到自家的二八大杠,小妹放在杠上。
“抓紧了,摔下去屁股会开花哦。”
“不要,不要屁股开花!”
任远帅气的翻身,这东西很久没骑过,冬天冷飕飕的。
幸好准备了手套,任颖冷的睁不开眼睛:“哥哥慢,手冻翘了!”
说实话,他就是想体验一下速度与激情。
“嗯,别把,哥搂着你。”
任远单手抓着把柄,另一个手搂着妹妹。
过了五路口就到了比较热闹的地方。
再往前走就是钟楼,长安市的中心,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没着急去街道知青办,直接去老巢:长安市劳动服务中心。
很现代化的名字,确实走在全国前列,但也仅仅是名称的突破。
长安的早餐:豆浆,油条,胡辣汤。
小摊小贩很少见,任远好不容易在偏僻的角落找见一家店。
没有固定店铺,一口锅,一个火炉,两个忙活的年轻人。
几个小马扎,任远把自行车锁好,领着小妹坐下。
没人吆喝,或者揽客,门口竖个牌子:油条6分,豆浆2分。
“老板,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发现歇脚的比吃饭的多,老板比顾客还羞涩。
“八,八分钱。”
那女生很腼腆,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把豆浆油条全端过来,扭捏的说。
这是今天开业的第一单,得好好表现。
任远把油条穿在筷子上,给小妹递过去,转头问:“同志,你们是个体户?”
“不,不是,不是个体户,不是个体户!”
王映秀眼睛一瞪,赶忙摆手否定,怎么可能是个体户,生怕误会似得解释道:
“我和李同志是知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知青1979,从返城长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