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二章 永寿宫中 圣意惊心(1/2)
辰时三刻整的永寿宫中。
嘉靖依然是宽袍大袖的便服,跟往昔不同的是,夏季穿的那身松江棉布制服,到了冬季却换成了薄薄的丝绸。
所以穿成这个样,按照陶真人的说法,常年修道打坐、配上服用他专门炼制的丹药,修成正果之后,就可做到冬御寒夏抵热。
他搬来西苑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不上朝,不理政,总归要修炼出一些成果,给朝中文武百官一个交代。
这般穿着就是证明。
这一点其实朝中的文武官员心中也都有数。
皇家宫殿尤其乾清宫、坤宁宫等皇上妃子的寝宫,都会埋有地龙,西苑的永寿宫中,在嘉靖搬过来之后,也添了这些工程,还有终日不灭的檀香,宫殿中也不甚冷。
不过。
关于这个谎言,除了耿直的夏言,基本上不会有人会去主动戳破,反倒常常成为严嵩等许多迎逢阿谀的抓手。
嘉靖也常常会拿此来显耀,也可抬高陶真人在宫中的地位威望,以免让人说闲言闲语。
他向来是个很要面子的人。
今日,侍奉嘉靖起居膳食的不是总管太监李佐,而是嘉靖自小的伴读太监黄锦。
待得伺候嘉靖洗漱完,再用过一碗红枣粥和两个黄澄澄的窝窝头,回到案榻前去准备玄修之时,黄锦才轻轻提醒了一声:
“皇上,都察院的王大人还在宫外候着呢!”
“王忬?!”嘉靖有些惊讶。
“是啊,他在门外已经候着有小半个时辰了。”黄锦接着说道。
“他是为了何事求见?”嘉靖挑了挑身上的道袍,继续问道。
说到这里,黄锦迟疑了一下。
“黄锦。”嘉靖又开口了。
“奴才在。”黄锦赶紧小跑到案榻前,跪地下去,尽力用平静地答道。
嘉靖道:“一个二品的都御史,现在是上值时间,不去衙门,反而跑到皇宫中来,究竟想要做什么?”
黄锦不敢抬头,伏在地上说道:“回皇上,全是因为甘肃遇袭,调查通敌之贼的事情......”
其实,先前发生的事情,嘉靖大多都知道。
那日在宫中,将朝政之事都交到司礼监和内阁手上后,严嵩和麦福都非常有默契的维持了原来的规章。
还是会将报上来的奏疏、邸报呈递一份到永寿宫中,嘉靖也会寻得时间将关心的迅速浏览一遍。
做这些事花不了他太多的时间,尤其是锦衣卫的奏报,他几乎每封必看,黄锦主要说是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嘉靖听罢,感叹一声道:“大理寺抓了一个朝廷的功勋之后,朕竟然现在才知道,他严世蕃还真是好气魄。”
黄锦闻声不再说话。
“让王忬进来吧。”
“是。”
黄锦应了一声,自爬起身来,开门出去,宣了王忬进来。
这样一来,偌大的殿中,就剩下王忬一个人跪在那里。
嘉靖也不让他平身,就这么问道:“王卿晨早便进宫求见,是所谓何事?”
王忬恭敬答道:“回皇上的话,边境遇袭之事发生以来,曾总督便认为有意透露了边境的布防。
自皇上下诏令之后,臣也一直在协助其彻查此事,这便是这段时间彻查的公案。”
说着就从衣襟中,掏出一封奏疏来,显是早就已经做好的准备。
只不过,现在的这封奏疏中,还没有罗列上仇、杨、萧三人关于通敌之事的案情关联,因为这件事情涉事的三人,就剩下仇鸾活着,现在还落到了严世蕃的手中。
嘉靖偏头看了一眼黄锦,黄锦也下意识看了一眼他,赶紧走了过去,接过那份奏疏,递给嘉靖。
嘉靖慢慢展开奏疏,两眼沉静的看了起来。
王忬还跪在地上。
他今年才四十岁,身子也非常硬朗,按理跪地这一会儿,不至于太累,即使膝疼也能忍得住。但看得出来,他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眼睑也在微微地颤抖。
黄锦此时也是竭力调匀心气,低着头,两眼看着地面,不敢有任何的小动作。
案榻之上,嘉靖的表情自看完奏疏的第一页后,就开始变了,先是有些意外,接着显出边看边沉思的状态,等到他将整封奏疏看完,脸色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王卿。”嘉靖看完之后忽然唤了一声王忬,“你这封奏疏怎么还没有写完?”
王忬道:“回皇上,因为案子还没有调查完。要想要找出通敌之人,症结就在仇大人的身上。”
因为他到现在,都还没有接到曾铣传来的邸报,所以并不知道黄石交代出了仇鸾的人参与过此事。
但私放商贾过关的事情,从多方印证,仇鸾肯定是脱不开的,剩下的希望自然要放在仇鸾的身上。
“你是想要朕帮你要回仇鸾,让你将此案彻查清楚?”
“正是。”
嘉靖望了王忬好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卷王之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