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八章 动贼心思 擒拿贼犯(1/2)
下午时分,两匹高大马一前一后飞驰进入太原城,径直往山西巡抚官衙飞奔而去。
同时,太原城中心区域的主干道上,两乘四人抬轿子里,下来一个人,约莫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为人长的非常中正,宽额方脸,一双眼睛甚是有神。
他穿了一件大红妆花过肩的云蟒袄,这种绸衫袄子,所用的布料产自杭州,一匹价值数十两银子,但从中这件衣衫,就可以看出,其人身份不低。
他便是王传升,他所在的王家,如今山西蒲州(永济)乃至整个山西,都出了名的富商。
当然,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当今刑部主事王崇古的伯父。
王家的发迹便是从王崇古的伯父王传升开始的。
蒲州这个地方地贫民多,却靠近解盐池,所以很多当地人都围绕盐业而生活。
得益于“开中法”,山西又近北边,王崇古伯父通过给边地输送粮草换取盐引,获取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加之为人诚信仗义,生意越做越大,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而跟在王传升后头的那架轿子里下来的,也是一位商贾,叫王福泰,算得上是山西近几年来,在商业上的后起之秀。
今年也在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留着一撮长须,一张大圆脸,两道又疏又淡的眉毛下,嵌了一双纵是半闭半睁的雁眼。
这样的两个人,为何邀齐了来到太原城的一间酒楼门口,说起来这里头也有故事可言。
却说徐正卿从严府回来之后,当天晚上分析大局一直到深夜,也盘算着如何能在查找通敌证据上如何能够占得先机。
严世蕃诱敌上门的办法确实有出众之处,所以徐正卿也建议王忬可以安排使用一番。
不过。
王忬在这个方案上,还附加了一种骗敌出门的方法。
毕竟,甘肃镇的事情,最后发展到那种程度,黄石和黄家的人,也知道他闯了大祸。
即便是在甘州的张镐,再怎么暗中传出消息,并让消息在两西地区散播。
让一众商贾知道,他也能干杨博闻之前干的事情,暂时也不会有人轻信,而且黄石也不敢轻易冒头。
整个山西这么大,甚至黄石可能已经不在山西地区,去往了别处躲藏起来。
直接派人去找,费力费时,若是黄石真是有心去躲,还机会渺茫。
所以主动吸引他上门是一招,让人去把他骗出来这是第二招,而这第二招,执行的人就是山西巡抚苏祐。
这个苏祐既是山西的巡抚,同时还是朝廷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嘉靖二十四年受任,与王忬的关系还算不错,曾经亦是人人称道的父母官。
关于彻查通敌奸贼这件事情,一经王忬的命令,和张镐、杨守谦的手信,传到苏祐的手中,他便对此事表示了支持。
不知从何处得来的这份名单,经苏祐手中,向下盘问了一转,哪一家有问题的,想要找出来,也无需花费多少气力。
就是如何将人当事人找出来,询问清楚当时的状况,这就需要用到王忬的骗敌之策。
首先,得找一个黄福泰信任得过的人,向他传递消息。
苏祐第一时间便选定了王传升,来当这个传话的人。
因为王崇古在京为官,王传升这段时间也跟官府的人走得很近,巡抚大人找到他,让他帮忙办事,还是如此重要的大事,他自然不好拒绝的。
于是乎,两人就这么进了酒楼,选了一间雅室,安安静静的坐了下来说话。
“黄老弟可用过午膳了?”
“用过了。”
“那就看茶。”
王传升吩咐堂倌摆上来几样茶点,沏了一壶茶,是去岁好送的,朱兰窨出的西湖春笋。
黄福泰端起杯子来啊,觉得太烫,又放下了,问道:“王老哥,有什么事情,派人过去吩咐一声不就好了,还劳烦您亲自来找我?”
“这次还真是急事......”说了半截子话,王传升便停了下来。他这是故意在吊黄福泰的胃口。
黄福泰果然急了,忙不迭声地追问到:“难道是王老爷在生意上要提携黄某?”
王传升摇了摇头。
“那,是黄某手底下的人做了出格的事情?”
王传升还是摇头,压低声音说道:“黄老弟这次可是出了大事了。”
黄福泰心中猛然一缩,端起的茶杯又放了下去,有些心虚的问道:“什么大事?”
“前些日子,甘肃被鞑子破关而入的事情,你可知道?”
“怎么不知道,那件事情闹得这么大,听说京城内阁的首辅,都已经因为这件事情辞官归家了呢?可这与我有何关系?”黄福泰继续装傻扮痴道。
王传升却不理他,继续说道:“你可知道其中内情?”
“不知道啊!”
“那我告诉你吧,听说是有人当了通敌的奸贼,给鞑子传了信,才导致鞑子轻易破关的。”
“事情已经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卷王之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