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忘了算球 > 第七十七章 各自偷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七章 各自偷家(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有时候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在孔有德带着队伍,准备去挖黄太吉爷爷的墓地时,黄太吉也在谋划着,干掉孔有德的干爷爷毛文龙。

这也是明军在接连偷袭了柳条寨和威宁营后,建奴却迟迟没有反应的原因。

因为在此刻,建奴的能调动的人马,都在黄太吉的带领下,来到了朝鲜边境,准备彻底消灭掉毛文龙,为大金国清除掉后顾之忧。

时间回到三月初,黄太吉率领建奴主力从西边绕路出关以后,就与本土取得了联系。

很快他们就从信使的口中得知,在大金主力入关后,袁可立与毛文龙这两个老梆子,就开始不停的率领着军队,来骚扰大金的后方腹地。

因为莫名的原因,毛文龙不再一直想着保存实力,率领东江镇的主力全部上岸。

而且和关内的明军一样,东江镇的战斗力,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不再如同往日,和大金交手一触即溃。

面对后方空虚的大金,这些像是打了鸡血的明军,可以说是横行无忌,摧毁屠灭了他们大金无数的村镇,袁可立的西路军,更是攻克了大金在辽南的不少城市。

面对明军的威胁,兵力紧张的豪格,不得不收缩防御圈,将大金散落在何处的百姓,聚集在他们的各个大城中,进行抱团取暖。

在冬季,这个方法虽然有些憋屈,可也让大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算是此刻万不得已而为之的良策。

可到了春天,这个笨办法就让大金国难受了,因为明军的行动,严重影响到了大金的春耕。

对于这一噩耗,本来还在为明军战斗力提升,而愁苦的建奴高层们,瞬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特别是阿敏与莽古尔泰,更是恨不得立马就赶回去,这一战中,如果说阿济格是最丢脸的,那么他们两蓝旗,就是损失最惨的。

而且不同于两黄旗和两白旗,他们两蓝旗的领地,如今可都是在大金的南边和东边,正是明军肆虐最为厉害的地方。

如果再被明军这样玩下去,损失惨重的两蓝旗,恐怕在他们的有生之年,都难以恢复过来。

黄太吉对于这种情况,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今时不同往日,入关变成得不偿失的鸡肋后,关外的基本盘,如今对于大金显得极为重要。

经过紧急的商议以后,黄太吉认为代善率领的两白旗,即将回到沈阳,配合着豪格,驱逐辽西辽南的明军问题不大。

难就难在,怎么对付活跃在大金东南的毛文龙,对于东江镇这颗钉子,建奴不是没想过拔除掉。

从努尔哈赤到黄太吉,这两代后金的大汗,都尝试过数次,皆是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不是毛文龙的军队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们大金没有水军,对躲在岛上的毛文龙,确实有些无可奈何。

而且毛文龙的军队,一直都只是小打小闹,不成什么气候,给大金也造成不了什么太大的破坏,他们才敢无视威胁,带领大军入关劫掠。

可如今明金形势逆转,再留下毛文龙的东江镇,就是给明军的主力,一个可以进攻大金腹地的跳板,绝对是对大金的国运不负责。

在与阿敏,莽古尔泰,以及多尔衮兄弟商议后,建奴此次入关的主力大军,分出损失不大的两黄旗,让黄太吉带领着提前回返。

并让豪格命宁完我修书威胁朝鲜,令朝鲜那边给予他们配合,争取一次打掉东江镇,消灭毛文龙这个不停恶心大金的苍蝇。

当孔有德他们袭击柳条寨的时候,黄太吉率领的两黄旗,已经开始向着东南迅速挺进。

在凤凰城一带,和与明军对峙的豪格汇合后,黄太吉靠着优势兵力搜山检海,击溃了与豪格周旋许久的毛承禄部。

豪格更是在追击途中,在汤战堡附近,亲手斩杀了这部明军的统帅毛承禄,用这个毛文龙义子的脑袋,吓降了残余的明军。

经过审讯战俘,黄太吉得知,东江军的大部,都返回了皮岛,消灭了毛承禄所部后,在他们大金的境内,明军已经再无成建制的部队。

确定解除了腹地的威胁,黄太吉与豪格带领两黄旗,和两白旗的三万大军,直接跨过鸭绿江,攻破了朝鲜的义州,随后南下威逼朝鲜北方重镇铁山。

铁山的守将金泰植,看到来势汹汹的黄太吉大军,一面心惊胆战的命令城中军民,做好守城的准备,一面派遣出几路信使,让他们前往汉城求援。

在定州的崔鸣吉心腹,得知建奴大军来袭,连忙按照崔鸣吉的安排,带领亲信前往建奴大营,想要与黄太吉暗通曲款。

在接见了这个狗腿子后,黄太吉也清楚了在朝鲜内部,也并不是清一色的斥和派。

这让黄太吉更有信心,完成这次的战略意图,打定主意后,他没有下令立即进攻铁山城,不过也没有答应,朝鲜方面提出的这个折中方案。

而是派遣在朝鲜仕林中,有不少簇拥的孔胤植为正使,范文程为副使,前往朝鲜首都汉城,对李倧这个反复横跳的小丑。进行最后的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忘了算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