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五世三公 > 第30章 老头儿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老头儿(1/2)

目录
好书推荐:

袁绍言罢,一旁的随从随即递上一个竹筒。

他伸手探入其中,取出一支竹签,向台下众人展示道:“今日文会之辩题,乃为《尚书》。”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哗然一片。

原来,众人之中,多有为《春秋》之辩而来者。

他们为找出对方派系士人昨日言论中的破绽,不惜翻阅古籍、挑灯夜读,更与族中长辈仔细斟酌。然而,袁绍此刻却告知他们,今日的辩题竟是《尚书》,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任谁也难以接受。

于是,台上台下,情绪各异,有人欢喜,有人愁。

愁的是那些主学《春秋》的士人,而欢喜的,自然是那些主学《尚书》的士人了。

他们昨日眼见那些学《春秋》的士人在台上慷慨陈词,心中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冲动。

若非担心自己学艺不精,上台恐有辱家门,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登台而上了。

他们本来还在想着,自己这些学尚书的士人在文会第几天能够上台,没想到...今日便迎来了机会。

一时之间,台下喧闹万分。

而手捧着抓阄竹筒往后院的随从也许是感受到了来自后方《春秋》士人们的恶意,他竟然紧张之余,绊了自己一脚,摔倒在地。

他手上的竹签也散落一地。

袁绍所设的台子本就邻近后院,而在他身后的曹操,自然也就成了离后院最近的士人。

曹操素以侠肝义胆、不拘小节著称,眼见一名随从不慎跌倒,竹签散落一地,他连忙上前几步,欲伸手将其扶起,并帮忙拾取地上的竹签。

然而,令他感到诧异的是,这名随从神色异常慌张,连声推辞道:“不用麻烦曹大人了,小的自己来。”言罢,便急忙俯身拾起竹签,仿佛生怕曹操插手此事。

但曹操眼疾手快,已经捡起了地上的两枚竹签,当他还给随从之际,不经意瞥到手上的竹签,上面竟然全刻着尚书二字!

袁绍似乎并未察觉到后方发生的小插曲,即便注意到了,或许他也不会太过在意。

曹操嘛,交钱了,现在算半个自己人,他等会儿还对他另有安排。

况且此时的袁绍,正全神贯注于安抚下方的士人。

他双手轻轻抬起,向下压了压,以示众人安静,随后朗声说道:“诸位勿急。”

“绍未曾料到,自己一时兴起所办的文会,竟能引来如此多的关注。对此,绍内心实感惶恐不安。”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诚恳与谦逊,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为了满足各位士人对经学的探讨,绍在此临时决定,本次文会将以《春秋》与《尚书》两经为主辩内容。今日我们先辩《尚书》,明日再辩《春秋》,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本次文会结束。诸位以为如何?”

袁绍此言既出,台下人皆面露喜色。

这样算来,倒给了他们不少准备的时间。

一夜的时间想要找到对方话语中的漏洞,有些仓促,再加上一天的时间的话...仍有些不够,但聊胜于无,有多一天的准备时间总比没有好。

袁绍手下的头号托儿,许攸站了起来,“袁公此言甚善,此番安排,实乃大快人心!”

其他人见状,也不甘示弱,纷纷展现出自己对袁绍的支持。

汝南袁氏,天下仲姓、四世三公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袁绍的落座,第二日的文会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相比于前日的措手不及,士人们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准备,开场自然也比昨日快上许多。

袁绍刚一坐下,过了几秒,便有士人站了起来。

当这个人站出来的时候,在场包括袁绍在内的许多人的脸上都面露喜色,而此人正是国渊。

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而他是大儒郑玄的弟子。

此时的郑玄还处于党锢隐居状态,正在融合今古文经学潜学的阶段,还未融合成功,所以他的学生国渊自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今文经学支持者。

所以今文经学派的人看到这么一个大佬的弟子站出来,自然大喜。

而袁绍欣喜是因为他没想到国渊也来到了他的文会。

不过不同于其他人,袁绍对他的印象,停留在未来。

曹操的屯田制就是此人推行的,他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让百姓接受了“屯田”,属于一个不可多得的内政型人才。

此时的国渊尚且年少,又是从于郑玄这样闻名天下的大儒,所以他的脾性中不乏桀骜之气,只听见他高声讥讽道,“古文尚书真假尚未知否,有何可辩之处?”

这句话的杀伤力得从《尚书》的起源来分析。

当时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时候,济南有一个名叫伏生的人,他本来是秦朝的博士,一听到焚书的诏令,就把《书》藏在了墙壁里,战乱期间他流亡在外,直到汉定天下后才返还家中。那时候,私藏书篇散失了数十篇,只剩下二十九篇了。他担心书篇遗失,在家乡人之间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世三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