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义放宿怨仇敌(1/2)
林子茂说:“有了眉目,但不能确认。对了,杨连江的名片呢?”
尤佳看向吴成国,吴成国起身走过来,递上杨连江的名片。
林子茂说:“吴队长,这涉及我的个人秘密,能否回避一下?”
吴成国没敢等尤佳做出示意,便转身走出办公室。
林子茂掏出秋野的名片,连同杨连江的名片一起递给尤佳。
尤佳诧异道:“你怀疑秋野是杨连江?”
林子茂说:“我已经确认秋野不是杨连江。你先仔细看一下名片。”
尤佳进行比对后,说:“材质不同,油墨不同,字体特征也不同,有什么特别的吗?”
林子茂说:“字体特征看似不同,其实这张是用画笔描边做了伪装。”
尤佳拿起杨连江的名片,通过测光进行观察,说:“是有描过的痕迹,不过……”
林子茂说:“你不用拿去检测了,我可以保证两者的铅字特征一致,尤其是共有的‘地址’、‘电话’、“大连”、“路”等字,而且切边特征有部分相符,区别仅在于秋野的名片使用了铅字模版,所以行、列及字间距很规整,杨连江的名片是单个铅字逐一按压上去的,所以有些歪斜,并可以影响直观对比。”
尤佳随之兴奋起来,不过疑惑地问:“这说明了什么?”
“据我所知,秋野原本只是开办了一个青酒酿造厂,不过在战后大批日本侨民回国时,他受委托照料或直接买入十余个工厂及店铺,多数因经营不善倒闭出卖了,其中有一个印刷厂,他在出卖时留下一台印刷机,除了自己使用,还会接收一些简单的印刷业务。”
“你怀疑杨连江在秋野的工厂或家中。”
“目前还无法推定,不过……以下内容在没有初步结果之前,请你要严格保密,仅汇报给你的直接上级即可。”
“好的,说吧。”
“据我了解,预定旅社的杨连江只是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小角色,而且杨连江也只是一个化名,其本名叫藤原浩。”
“你了解这个藤原浩吗?”
“山田的底细你是知道的了。”
“嗯。”
“后来接手山田职务的就是这个藤原浩,实际上,山田是被他挤走的。”
尤佳诧异道:“既然是一名老手,怎么会留下一个大漏洞?”
林子茂不由一愣,问:“你指的是什么?”
尤佳说:“名片上印有你洋行大连分公司的电话号码,他就不怕旅社老板打电话进行查询?”
林子茂轻描淡写地说:“首先,若是名片上不留电话,反而会引发旅社老板的怀疑;其次,他在预定房间时已留下全部房费与餐费,旅社老板自然就不会再打电话了。”
【旁白】
其实,林子茂在得知义勇军中毒案的主谋是藤原浩后,便推定货船纵火案也是出自其手,而常三应该是像那些朝奸一样,与藤原浩形成了联手关系,并假借保密局的名义策反周立忠。
至于那张名片,他最初认为对方是为了给其栽赃,同时制造“杨连江”已离开大连的假象,而在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情况下,只能留下电话号码这个小漏洞——旅社老板在收到全额费用后,虽然再打电话的可能性极小,但毕竟仍有可能。
不过,随着常三、周立忠、藤原浩的递次暴露,他便认为对方是在一箭多雕,并暗含着更阴险的阴谋。
其推理依据与过程为: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属于业务办公室,并非周立忠的办公室,就算旅社老板打了电话,业务办公室的接听者也会以为打错了;就算接听者产生怀疑前去查证,最多就是申明不是我公司预定以免责;就算报警阻止了义勇军中毒案,常三照样能够实施货船纵火;就算周立忠恰巧接到旅社老板的电话,不仅产生怀疑,而且反水阻止了义勇军中毒案及货船纵火案,但由此就能将矛头指向保密局,进而,藤原浩仍能趁乱实施其他的大阴谋。
结论是:一、藤原浩已针对漏洞做了环环紧扣的应对准备,乃至有的环节是在故意露出破绽,只为背后的更大阴谋;二、藤原浩既然能够对同胞下毒手,就不在乎出卖合作者,同时也反应出急不可耐破釜沉舟的心态。因此,必须要尽快对其采取措施。
不过,其间仍有疑点:一、藤原浩是否与范知然住所遭枪击案有关联?二、藤原浩是否还有其他合作者?
正是因为仍有疑点,尤其不能暴露身份直接与尤佳接头,所以,林子茂只是点到为止。
【同日下午,大连苏军警备区司令部,政治保卫部办公室】
尤佳追问:“对于这个藤原浩,你打算怎么办?”
林子茂反问:“对于山田,你打算怎么办?”
尤佳随之警觉起来,问:“你们是不是达成了什么交易?”
林子茂微笑道:“你放过他,我才能从他口中问出更多情况。再说了,他回山西的结果只能有两个,或者被你们打死,或者剖腹自杀,没必要非得在大连……”
尤佳不满道:“你在怀疑我会公报私仇?”
林子茂连忙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代号:截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