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六八章 银行街(1/3)
参观完民都鲁钢铁厂,黄延义当晚入住在吉都隆港工业区招待所。
第二天一早,建康银行民都鲁分行行长陈惠生跑到工业区招待所,专门前来问候黄延义一行。
黄延义知道陈惠生这么早跑过来,肯定不会是仅仅为了礼貌地问候一声,黄氏企业没有奉迎上级的风气。黄延义也不着急问陈惠生的具体来意,在与陈惠生等人一起吃完早饭之后,黄延义提出先到工业区的银行街去走一走。
银行街位于吉都隆工业区南部,是工业区内三条用沥青硬化过的大马路之一。
进入银行街,马上就能感觉到这里的行人与其它街道上的行人在行路风格上略有不同,这条街上西装革履的人明显多了,那些拎着公文包的年轻人,走路时的脚步明显比正常速度要快。街道两侧稀疏地停泊着十几辆小汽车,这些汽车隐含着银行街商户们互相攀比的意味,没有一辆小汽车,似乎代表着商户的实力不行。
站在街头,远见着一栋正在营造的高层建筑,这栋大楼已经建到了第七层,看它周围搭建的脚手架,似乎还有继续往上建的意思。
陈惠生注意到黄延义的目光停落在远处的高层建筑上,马上解释道,“那是花旗银行正在修建的办公楼,他们准备建到第九层。”
“嗯,花旗银行,他们也应该来了,去年我们与美国的资金往来量达到了2亿多美元,这么大的资金流,中间产生的利润,足够他们在这里盖几栋大楼了。”
“高楼旁边那个二层小楼就是花旗银行现在暂时的办公地点,他们已经展开了跨国汇兑业务,我们几个工厂都在他们那里开设了美元账户。”
“给他们盖楼的建筑公司是从哪儿请来的,你知道吗?”
“这个我知道,这是从马尼拉过来的一家建筑公司,设计师和建筑师都是美国人。”
“哦,我们的第二分行也要在这里盖一座高层建筑,不能让花旗银行占了鳌头,你跟那家建筑公司接触一下,等他们把花旗银行的大楼盖完,我们第二分行的高楼可以交给他们来盖。”黄延义说道。
“好的,我回头就跟他们联系。”陈惠生答应道。
进入银行街,头两家银行是联昌银行和大华银行。
这两家银行的创始人或大股东,是黄延义的老熟人黄庆昌,黄延义知道这两家银行在后世都发展成了著名的大银行,现在这两家银行的总部一个在吉隆坡,一个在新加坡。联昌银行的前身是古晋的边江银行,7年前黄延义刚穿越时去美国的路费,就是从边江银行贷款解决的。联昌和大华两家银行在民都鲁设立分行,说明他们十分看好民都鲁将来的发展前景。
从大华银行往南,是黄延义不太熟悉的两家银行,分别是大东银行和越华银行。
陈惠生在黄延义旁边解说道,“大东和越华都是西贡过来的华资银行,他们3个月前开始在这里设点,现在存贷款和汇兑业务都开展的不错。这两家银行的股东是西贡郭(琰)家、许(渭滨)家、黄(裕昆)家、杨(兴镐)家等十几个大家族,这些大家族颇有财力,掌握了西贡堤岸区大部分商业。从去年8月以来,西贡和我们这里的贸易变得日渐频繁,像西贡的璜合织布厂、通合纺织厂等几家华人纺织厂,每月都会从我们这里采购化纤原材料,堤岸的杨氏商行还定期从我们这里采购汽、柴油,现在西贡和我们这里经济往来的额度已经超过了马尼拉,再像去年早期那样采取外币现金直接交易的方式,明显不合时宜,这两家银行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黄延义记得法国人在越南发行的货币“皮亚斯特”几年后曾经有过大幅贬值的行为,出言提醒道,“我们自己的银行,尽量少接收法国人在越南发行的货币。”
“这点我们已经有了规定,我们和西贡的几个银行间都是以美元、法郎、英镑结算,其它小币种我们通常不会接受。”
黄延义点点头,继续往前走,又路过了自家的建康银行民都鲁第二分行,以及马尼拉中兴银行的分行,至此,银行街基本走完。
这条一里多长的银行街,一共聚集了7家银行,中间只夹杂了几家茶馆和饭店,将来或许还会有别的银行进驻,一条金融街的雏形已经显现。
黄延义在街道的尽头驻足回身,说道,“惠生,银行是经济活动的纽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这几家外来银行,我们要适当的给予照顾,黄氏企业的钱不能只在我们自己的银行里流动,要适当的分流一部分给这些外来银行,让他们也赚一点钱,你今天一大早就跑来见我,想必是有什么话要说,你现在可以说出来了。”
陈惠生点头道,“是的,我跑来见您,主要是想向您提出建议,希望建康银行尽快到新加坡和西贡设立分行,现在民都鲁与马来半岛和西贡的贸易日渐增多,资金流动量日趋增大,资金流动过程中存在不菲的利润,最关键的是,我们目前与马来半岛和西贡的贸易结算还要通过其它银行来中转,效率上比较低下,这与民都鲁高速发展的经济已不相符。”
“这件事情你应该先跟邝文海总经理商量,怎么会直接跑来找我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洋石油大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