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章 民都鲁(1/3)
4月7日,经过3天的登陆战以及追击战,以澳军第9师为主力的盟军相继占领纳闽岛、文莱、美里。
日军驻纳闽岛的守备队被全灭,和历史上一样,日军共计有1234人阵亡,130人被俘。盟军114人阵亡,221人负伤。
日军驻美里的一个守备大队大部分被歼,少数日军士兵逃入内陆的丛林,近千名日军训练的土著“伪军”主动弃枪投降。澳军在美里油田俘获日本籍石油工程师和工人400余人,解救荷兰籍和英国籍石油工人200余人,还有日本人从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招募”来的1600余青年工人。
文莱的日军守备队伍只有2个中队,主要驻扎在滨海的诗里亚油田,澳军从诗里亚海滨发起登陆战后,这2个中队的日军明知不敌,只放了几枪便逃窜到了文莱的内陆地区。澳军在诗里亚油田俘获了200多日籍石油工人,解救出400余中国籍青年工人。
在盟军发起登陆战时,日本人意识到守不住美里和文莱,守备队司令山本大佐下令将路通炼油厂埋设炸药炸毁,将美里和诗里亚的200多口油井点燃,一时间,美里和诗里亚油田到处浓烟滚滚,天空中飘荡着石油未燃尽产生的大量烟尘,给澳军接收美里和诗里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4月7日,三马拉如。
经过4月6日一天大面积搜索,自卫旅基本肃清了三马拉如及周围的日军残敌。
建康自卫旅在三马拉如缴获了大量的日军筑路机械设备,还俘获了几名因海上交通断绝未能返回本土的日本路桥工程师,解救出近千劳工,这些劳工大半都是日本人从古晋和沿海地区各监狱里提出来的囚犯,他们当中有原砂劳越防御部队的士兵、白人**,还有少数华人。
原日本人的1号公路建设指挥部,现在变成了建康自卫旅的作战指挥部。
黄延义和莱恩中校、王黑五、一营长李雁来、二营长林平山、四营长黄育志等人,正在谋划如何进攻民都鲁。
“关于这些解救出来的劳工,先让他们休息几天,能返回家里的,让他们自己返回,家在日占区暂时没法返回的,给他们就地安排一些事情做,等日本人投降了再让他们回家。日本工程师和日军俘虏,暂时先看管着,以后再安排。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进攻民都鲁的问题,各位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讨论吧。”黄延义说道。
莱恩中校在砂劳越呆了20多年,对砂劳越沿海一带的交通状况比较熟悉,他介绍道,“现在摆着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交通问题,从三马拉如到民都鲁没有公路,两地都在海边,水运很方便,所以之前砂劳越政府没有投入资金修建两地的公路,日本人占领民都鲁的这3年多时间,他们比较重视陆上交通建设,不过他们并没有像修建1号公路那样,下大力气修建从三马拉如到民都鲁的公路,只是派劳工把以前乡村之间的断头路给连通了,所以,我们现在去民都鲁,只能走路面没有硬化的乡村土路。”
“这没关系,我们的四轮拖拉机不挑路,在泥土路上照样能奔跑如飞。”二营长林平山说道。
“你说的不错,拖拉机能在泥土路上跑,但我们这一路过去,有3条河流横在我们前面,这3条河上没有能让拖拉机通过的桥梁,只有几座1米多宽的简易木桥。”
听到莱恩说起河流河桥梁,林平山不出声了,修桥补路他也不懂。
黄延义接过话题道,“这几条河都不是什么大河流,我们这一路过去,碰到河流就在河上架设能承重的木桥,让我们的拖拉机队伍先通过再说。三马拉如到民都鲁的陆上交通线以后必须要修好,这关系到建康和民都鲁的陆上联系,等到我们打下民都鲁以后,再考虑在河上建设石桥或钢铁桥梁。我们俘获的日本路桥工程师正好可以派上用场,现在就让他们为我们做承重木桥的设计,由我们的工兵和后勤部队负责修建。”
“那三马拉如呢?由哪支队伍留守?”莱恩问道。
“我的建议是只留下一个连队,现在三马拉如的残敌已基本肃清,一个连队驻守在这里应该不会有问题。”
“老板,您打算跟着战斗部队去民都鲁吗?”王黑五问道。
“是的,我必须跟着去,我们的飞机对民都鲁侦察后发回报告说,民都鲁已经被盟军炸成一片废墟了,我们消灭了民都鲁的鬼子后,必须马上把民都鲁的建设抓起来,这些民政方面的事情你们又不懂,所以,我只好亲自出马。”
吕登科说道,“民都鲁虽然只是一个4000多人的小镇,但镇上的居民大多不富裕,他们的房子被毁,恐怕都没有余钱来重建,这个民政工作可不好做啊。”
黄延义说道,“钱不是问题,我已经电报联系邝文海了,他正在准备把建康银行开到民都鲁去,凡是没钱重新建房的,或者是生活无着的农户和渔民,我们可以无抵押贷款给他们,让他们先把住宿和生活问题解决了。”
“老板您真是一个大善人,对哪里的穷苦人都能慈悲为怀,施以帮助。”一营长李雁来夸赞道。
黄延义笑了笑,“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对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洋石油大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