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519节 论功行赏(1)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19节 论功行赏(1)(2/2)

目录
好书推荐:

意的是,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之间并非单纯的上下级关系,侍郎可以越过尚书、单独向皇帝汇报工作,有一定的独立性。身为中-央-部级官员,宋经略要升只能是二品官阶。

二品官阶有啥呢?从二品包括左或右布政使、都指挥同知、副留守,正二品包括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在这其中,正副留守是任职中都凤阳的官员,基本上跟坐冷板凳没啥区别,可以忽略不计,布政使又是清水衙门,剩下的也只有六部都察院的正职了,不过,兵部尚书的位置是挪不开来的,因为现任石尚书同样有大功,户部和工部也一样,对战争进程有重大贡献,剩下的礼部没啥权力,吏部挤不进去,只有都察院都御史可以选任。

明朝地方督抚往往同时挂着兵部或都察院衔,在京师中-央各部没法挪出空位并且不能撵去南京养老的情况下,下放地方是比较合适的,宋经略在升任兵部右侍郎前当过山东巡抚、副都御史,正三品,原先历史上,他从山东巡抚到明倭高丽战争前为兵部右侍郎加右都御史。

综上所述,宋经略升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就是合情合理的了。其实,经略的职能本身就是与总督平级的,不同的是经略乃特设,事毕即撤。历史上宋经略回国后,本应是顾养谦任蓟辽总督兼理高丽事,宋经略因不耐政争索性选择退隐,如今,因为历史被改变了,宋经略继续主持北方边防,可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至于爵位嘛,很不幸,宋经略没有直接军功,毕竟他一直在后方,很难捞到一个伯爵,王阳明那种情况实属罕见,而且,宋经略本就已是正三品文官,即将进入正二品副国级行列,再封爵,是要让他乞骸骨回老家养老吗?于情于理都不得封。明朝一代,文官虽是实际上的话事人,但不代表什么都可以做,文官集团内部也有一套规矩,张居正当年是何等权势滔天,都没有封爵,更何况宋经略?

不封爵完全不影响宋经略的远大前程,再等几年,等六部有空缺了,万历帝很有可能直接召回他,加封为大学士,问鼎文官巅峰是大有希望的,就像嘉靖朝的杨博,虽从未入阁,但深得两代皇帝器重,兵事无不问之,更曾为吏部尚书。

主帅宋应昌之后,便是主将李如松了,他得到的敕封是:特进荣禄大夫、征虏前将军、提督镇守辽东总兵官、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广宁伯。

李如松的功劳无疑是高丽战场上最重大、最显眼的——夏华的很多功劳毕竟是在幕后——率军进入高丽前,他的官职是“提督蓟州辽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历史上,他凯旋归国后被加封的官职是: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还有殉国后刻为墓志铭的一串称号:特进荣禄大夫、征虏前将军、提督镇守辽东总兵官、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赠少保宁远伯李忠烈公。眼下,因为历史被改变了,李如松没有参加宁夏之役,所以他在率军进入高丽前的官职还是中军都督府佥书,类似于都督佥事,正二品,如果按照原先历史上的战绩,他显然没法连跳两级升到左都督,但明军在高丽战场上取得的战绩远超过原先历史上,让他得以连升两级官居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荣登明朝武将巅峰。

得知李如松被升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夏华有些唏嘘,因为攻打倭国本土的战争没有李如松的事了。

身为一个臣子,功劳大到位极人臣、升无可升、皇帝封无可封的地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下来不会再得到较大的立功机会了,搞不好还要被雪藏,逻辑很简单:你都仅次于皇帝了,继续立功的话,皇帝怎么封赏你?把龙椅给你么?有功劳岂能不封赏?但继续封赏都要超过皇帝了,没办法,皇帝只能让你退下来。李如松就是这个情况,他已经登上人臣的顶峰了,九边贵重如宣府总兵——镇朔将军做过了,如今是中军都督府一号,再立大功的话,再往上升就只能是大将军或恢复大都督,但这一点是文官集团绝对不会答应的。大将军权力极大,可杀三品官,按照这个标准,全国所有巡抚和中-央副部级高官都在他可杀的范围内,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见到大将军就要磕头,他们能答应?所以,李如松不会参加攻打倭国本土的战争了。

不想错过《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