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 东阳县令(1/3)
第九章东阳县令
公元前209年的深秋,项梁还不知道秦军章邯部已经南下进攻陈胜,他替召平打下广陵之后,继续进攻盱眙。现盱眙城外项军告急,他不能在东阳久留。他留下一千两白银做为刘迪舟建设东阳城的启动资金,并留下两百军士给刘迪舟当护卫兵。安排完毕,项梁就带着陈婴部匆匆离去,赶往盱眙。
刘迪舟与老王头再次搬家搬进县衙后院,县衙后院可比老王头先前那屋要大得多。刘迪舟见这后院房子太大太多,几个人住太冷清,就吩咐老王头雇些厨子佣人,买些奴仆和婢女来。老王头现在是项梁留在东阳城的钦差大臣,说话管用,威信十足。他的命令一下达,那些衙门的官吏抢着办这差事。半天时间,几十个下人就被带到县衙后院,后院一下子热闹起来。
次日,刘迪舟第一次当县令,没经验不懂流程。他没去衙门升堂问案办公事,直接去了周军医安排的龙且住处。龙且有家将,家将两边一站甚是威武。看验过龙且的伤确定无感染后,刘迪舟就交代龙且现在要做的就是休息。龙且伤口拆线还早,刘迪舟交代军医有关外伤处理的注意事项后,没跟龙且多聊,告辞回衙。临走时刘迪舟要周军医搬县衙去住,他那空房子多,多一个人多一分热闹,军医欣喜应承。
刘迪舟回衙与老王头商量选几件瓷器作为礼品去拜访陈婴的母亲,他听说了有关陈婴的故事,对陈母非常敬佩。作为新任县令,上门去拜访贤者之母,做做表面功夫可博个不错的口碑。老王头表示同意,于是两人去了陈母府上。
陈府在城西,两人坐马车溜达了半天才到。陈母听说新任县令到访,开中门迎接。入得厅来,分宾主落座,呈上礼物,当陈母看到那瓷碗、瓷杯、瓷壶爱不释手赞叹不已,立即夸刘迪舟年少有为,当为一代名臣之类言语。刘迪舟也夸陈母识大体,有格局!两人你夸我,我夸你,使得陈母特别喜欢这个小县令。闲坐数时辰,刘迪舟起身告辞,陈母送出大门,高兴地要刘迪舟有空就来坐,刘迪舟忙应承,然后告辞回了县衙。
刘迪舟回到县衙,立即去了后院,他要了解这后院究竟有多少个房间?晚饭前,他统计出大大小小的房间总共有四十九间,另外还有马厩、遛马场各一。他就没搞懂,当个县令要这么多房间干嘛?那个年代,当县官的哪个不是几房妻妾?这点房子算什么?他还真是井底之蛙,那有几百上千间房的地方他还没见识过呢!不过房多也好,他有许多的事要做,需要很多房间,正好!
东阳城不大,但是粮食高产区。加之地处交通要道,南来的北往的商贾和游客偏多。经济流通快,使得东阳城很富庶。当时秦律严苛,老百姓畏官如虎,不敢妄动,所以治安良好。现时代四方云动,年轻人都起义闹革命去了,剩下的年纪大点的人还是那种敬畏秦律的思想,在家安分守己讨生活,以至城池比较稳定,衙门小吏各施其职,倒不用刘迪舟超太多的心。
第二天在老王头的提醒下,刘迪舟到衙门正堂坐了一上午。干坐一上午,没接到一桩官司,想显显官老爷威风的机会都没有。刘迪舟除了安排衙役上街巡视,就没啥事了,实在是闲得无聊他就去看县志。翻阅县志刘迪舟惊奇地发现此地矿产丰富,他想要的几种矿此地都有,比如凹凸粘土、岩盐、铁矿石等。更让刘迪舟惊喜的居然有芒硝矿,这可是制造火药的基本原料。关于火药,刘迪舟仅仅只听到一硝二硫三木炭的说法,具体怎么做?理论和实践知识都为零,所以做火药的想法只能暂时搁置。
这下他有事做了,第三天,他没去坐衙,找了个可靠向导带着老王头满大街转悠去了。先在城内转悠了三天,接着又去城外转悠了几天,算是对东阳城有了个基本上的了解。
此城依山而建,山不高也不大却名大云山。大云山风景很美,没什么矿藏。城东南是平原地区,有大量的田地种植小麦和水稻。城西北外部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连成一片,比较大的湖泊有破釜涧和津湖,一条连接这些湖泊的小河从城西蜿蜒流入从城北流出。更有一条人工运河穿城而过,传说此运河是春秋战国时吴国伍子胥命人挖掘的,目的就是为了浇灌城东南的田地。
出城往南约五十余里就是长江,长江在这里转了个弯,流向广陵。往西南约二十余里就是大山,县志记载的矿藏全在此山中。东阳城东南连广陵,西北接盱眙,道路宽敞,交通便利。
东阳城本地的居民倒是好管理,但由于连年战乱,城内涌进大量流民。乞丐满城都是,而且年纪偏小。鉴于这种情况,刘迪舟决定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安顿这些外来流民。刘迪舟拿出项梁留个他的启动资金,画出图纸,请老王头带一百名军士当监工,在城西南郊二十几公里处的大山脚下选址动工建厂,并修马路连接工厂与县城。工匠和工人大都使用流民,确定人工工资和基本待遇后,招工广告由县衙小吏制作张贴并负责宣传。
刘迪舟成立收容所,将那些乞丐全部召集起来,政府统一安排住处,统一发放基本生活的各种用品。并告诉他们马上就会有工厂招他们做事,做事就有薪金,不用再乞讨了。他从那些乞丐中挑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汉闲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