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六章 太平帝想夺权(1/2)
红楼梦中有“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大意说:不要说不争气的人出自荣国府,贾家衰败其实在宁国府。
荣国府里,贾赦只知享乐,贾政不问俗事,贾琏荒淫好色,贾宝玉“不务正业”,可判词偏说造衅开端实在宁。
贾氏荣、宁两府的祖辈中,宁国公贾演为兄,荣国公贾源为弟,贾氏族长由宁国府承袭。到了“文”字辈,贾敬担任了族长,承袭了祖辈的官职。
因他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儿子袭了。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要为贾敬祝寿,他推脱了,“我是清净惯了的,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闹去。倘或后日你要来,又跟随多少人来闹我,我必和你不依。”
真是一心烧香、信道、炼丹,只图清净,将宁国府乃至贾家完全抛到了脑后,将家族胆子交给了败家子贾珍。
族长贾珍又如何呢?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这贾珍失去了父辈的管教,身为一族之长,不但不读书,还一味享乐,胡作非为,几乎把宁国府闹了个底朝天,甚至与儿媳秦氏发生了乱伦之事,导致秦可卿羞愤自缢身亡。
族长尚且如此,上行下效则成必然,一时间,贾家男女关系混乱,男盗女娼层出不穷,乌烟瘴气充斥两府之内。
秦氏死后,贾敬闻得长孙媳死了,并不在意,只凭贾珍料理。
宁国府不堪,贾政按照道理可以管,在外人看来,他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训子有方,治家有法。
但是面对族中子侄“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他也只顾轻松“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
贾政采取不作为的态度,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面对子侄中的乌烟瘴气,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帮清客的陪同下,心安理得的作诗、下棋、读书去了。
皇宫,贾元春已经有了小房间。抱琴拿起一方素帕,将铜盆中白玉般的芊芊细足抬起,擦去了脚上的水汽。
“姑娘!早些休息!”
贾元春点了点头,在上床时摸到了一封信,慌不迭将丫鬟唤了进来,这才知道是家里来的,方才将抱琴屏退了下去。
看着手中的信,贾元春充满了万般疑惑!
贾雨村?薛宝钗?
好像还听说过他!那时候还跟在贾老爹身后呢!他为什么会娶薛宝钗?贾元春看着手中的信,没有压住心中的好奇!
看着信上的内容,贾元春不由瞪大了明媚的双眸!贾雨村要成大司马了!
看到这里!贾元春不由浮现一缕兴奋之色!她是衷心感到开心!没想到外面的变化已经这么大了!
不知道父亲和母亲怎么样了!还有祖母她怎么样了!想到这里,贾元春不禁有些黯然。
当年的贾府一门双国公!何等显赫!这才多少年!便要靠外人了么?
贾元春慢慢平复了下来!贾老爹既然这么说!那一定有把握的!现在自己能做的!也只有心中祈福!
平复了心情之后,贾元春继续向下看去,眼眶微热,轻笑出声来。贾宝玉还记得自己!还想着接自己出宫去!小时候没白疼他!
紫日东升,金碧辉煌的宫殿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廊檐下布满了巡防的御林军。
金銮殿上,一身明黄色朝服的太平帝正襟危坐,开始了今年的第一次早朝。
随着早朝开始,一红袍官员率先踏步走出了班列。
“臣有本启奏!”
众朝官们望去,正是本朝的吏部主事张本飞!太平帝扫视了过去,将眼神扫向了内阁首辅忠顺王,这是太上皇的眼线。
这张本飞乃是太平帝的人,眼下他有所建言,也是出自皇帝的意思!
庭下张本飞双手举着笏板,皓首苍颜,双目微眯,宛若睡着了一般。
太平帝看没人反对,也没有人赞成,收回了目光,眼神深邃得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意。
“爱卿请讲!”
张本飞微微躬身,将手中笏板举至与肩齐平。
“臣以为!前线局势有害无利!”
“敌人五万精兵陈列在边境之地!逼得我朝八万余大军与之对峙!”
“臣提议!派贾化督军前线!”
此言一出,朝堂诸公面色各异!有庆幸的,有不屑的,也有不以为然的!
忠顺王听闻此言,面上浮起一抹愠色!这是什么意思?自家在前方阵地上英勇杀敌!非但不奖赏!还在拆台!何等的心凉啊!
再说了!那贾化出身文人,没领过兵,能指挥前线?临阵换将这算哪门子道理?
念及此处,忠顺王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贾雨村,不爱林黛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