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六章 白刃战(二)(1/2)
渡边以为可以凭借刺刀就可以划开中国军队的防线,但是这次教训却让他难受极了,当他看到自己的部队被打散之后,他迅速组织了重机枪在山下构建火力交叉,封锁追击的中国军队。
赵希武见状知道,如果再追下去就会造成军队更多的伤亡,所以在山脚下连胜高呼,阻止中国军队继续往下冲锋,当日军的机枪刚刚进行射击阻拦的时候,就已经命令士兵开始快速撤退。
然而即便是这样,还是因为传达命令不及时的原因,冲到山脚下的一部分官兵还是被日军的掷弹筒和重机枪打到了不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军队要令行禁止的原因。
部队撤回阵地的时候,已经是12:00多的时候,这说明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阵地上布满硝烟,到处都是敌我双方的尸体和损坏的武器。
赵希武让杨文斌统计了一下在刚才战斗的伤亡,杨文斌过了一会赶上来报告:“今天上午的战斗,又有47名官兵阵亡,30多人重伤,轻伤有50多人,战壕里和阵地上新添了七十多个鬼子的尸体。”
虽然和鬼子的交换比达到了将近一比一,然而赵希武并不乐观,加上昨天的战斗,一共阵亡和重伤的官兵就有180多人,现在部队里还有不少轻伤员坚持战斗,但是谁都知道,战斗没有结束,小鬼子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再说武器方面损失了也不少,阵地战打的就是一个消耗,不过好在手雷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官兵们从鬼子的身体上搜索了一大堆的“香瓜手雷!”
赵希武命令官兵们抓紧时间整理武器装备,准备迎击第二波的鬼子。
阵地战的难度就在于,你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向你发动攻击,但是,你要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敌人的攻击。
喜峰口无名山上阵地上仅仅安静了两个小时,新一轮的日军进攻就开始了。
此刻,赵希武已经没有办法同时再兼顾第1条防线和第2条防线了,他命令守军将日军的尸体作为掩体摆放在第一道防线。
同时将死去的官兵找到了一个地方堆积,甚至来不及掩埋,带着官兵们就投入到了第二场战斗,第2轮日军的攻势显然比第1轮战斗更加凶悍,他们头部缠着带有日本太阳膏药旗的带子。
杨文斌有些看糊涂了,悄声问道:“营长,你说这小日本子往脑袋顶上绑一个白布条干啥,是他爹死了给他爹上坟吗?”
“不是,鬼子这次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这玩意叫“抹额”,是小日本子要干大事的时候才套在脑袋上的!告诉兄弟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是!”杨文斌应声而去。
山脚下,站在队伍的排头,带头冲锋和进攻的是由日本士官和低级军官组成的敢死队,他们身着**,端着刺刀或者挥舞着军刀,站在第一排作为先锋快速向山顶发起突袭。
没有像上次进攻那么唐突,日军士兵又采取了机枪掩护和掷弹筒相互结合的战斗进攻方式,双方的苦战开始了。
尽管沈浩的迫击炮弹打的很准,不停的砸向鬼子的步兵群,但是鬼子的步兵线却始终没有散开,每当有士兵被炸死炸伤,就会立刻有新的步兵补充进来。
沈浩在用尽最后一颗“缴获的”迫击炮弹之后,也拿起了手枪战斗在第一线,没有办法,面对潮涌而至的鬼子,守军只能使用轻机枪和步枪进行压制,或者对冲锋的日军进行狂甩手榴弹。
鬼子持续的疯狂进攻被击退了。
然而弹药基数很快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待到下午5:00的时候,在打退了日军六次冲锋之后,赵希武终于得到军需官报告说:“所有的手榴弹几乎都被打没了,统计一下全营仅存手榴弹187枚,子弹2000多发,还有就是几箱炸药,但是...已经没有办法再阻挡下一次的日军进攻。”
看着军需官忧心忡忡的样子,赵希武突然计上心来!他将沈浩叫了过来,附在耳边轻声嘱咐道...
幸运的是,当晚日军没有再次向喜峰口再次发起冲锋。
不过半夜日军派出一支几人小分队,想要偷袭驻地的中国士兵,结果被马启明巡逻的时候当场发现,短暂激战之后这些偷袭的鬼子大多都被击毙。
直到接受任务第3天早上7:00,也就是距离完成坚守任务还有7个小时,日军的进攻又开始了,此刻特务营全营伤亡已过半,子弹和手榴弹又奇缺。想到这,赵希武即刻安排一些受轻伤的官兵安排重伤员结伴向山下撤退。
随后他命令士兵将日军士兵的尸体扒光,他又用日语大声呼喊羞辱日本军人。赵希武的说辞也很简单就是想激怒日本人,他用简易的扬声器大骂日军:“身为军人,你们不是信奉武士道吗?你们不敢过来和我们拼刺刀,你们的武士道精神都哪去了?”
山脚下渡边从来都没有想到在喜峰口一带会遭遇到如此的阻击,此刻又遭到了如此羞辱,不仅勃然大怒,随即命令所有人端着刺刀开始向阵地发动攻击。
但是渡边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军官,被羞辱发怒仅仅过了一会他就想清楚了这可能是赵希武的缓兵之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抗战烽火之铁血战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