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巴江剿匪记 > 第一章:事起松江镇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章:事起松江镇(1/2)

目录
好书推荐:

篇首语:

谨以此篇献给中国共 产 党建党一百周年!

篇头诗:

英雄魂

爬过几道陡坎坎

趟过几条水弯弯

山高也有人行路

水深自有渡河船

放船不怕排头浪

铲尽人间路不平

甘洒热血换天地

青山处处英雄魂

正文:

1950年初,松江镇。

这里是长江流进本省的第一镇,地属巴江县境内。万 里长江浩浩荡荡,经过松江镇后,又蜿蜒向东,千百年来经久不息。

松江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小镇沿江绵延三公里,街道依山邻水而建,高高低低,古朴陈旧。土木、砖木和竹木房屋皆有,青瓦盖房,有的临江处还建有吊脚楼。街道由青石板道连接而成,街面狭窄,端一碗水就可以泼到对面人家户去。

在松江镇下街子南面的临江处,是一个老渡口,名叫太平渡。这里是本省邻县从水路过来的一条近道,也是邻省通过邻县到本县的一条通道。

前不久,解放巴江县城,一部分解放军就是从太平渡上岸,一路打到松江县城去的。

松江镇这个水码头,不知从哪年哪代开始,就十分繁华热闹。上下水运穿梭,四方客商云集,军政商工、贩夫走卒、袍哥江湖,过往甚众。

镇上商贸发达,米行、棉纱厂、染坊、酒厂、旅馆茶馆、妓院饭店,不一而足。织布的、做面的、榨油的、说书的,农工繁荣。

巴江县一解放,考虑到这里相对复杂,也为了保护太平码头的安全,新政权县政府就将这里设立为第一区。

为尽快打开局面,县里第一时间往这里派了干部,着手开展征粮工作,同时打击土匪和反动残留武装,保卫新生政权。

这天,在松江镇街上,出现了三个人。

为首的身材中等,体态适中,宽脸盘,脸上棱角分明,浓眉下一双眼睛机敏有神。他身穿灰布长衫,头戴蓝色“博士帽”,脚穿胶底布鞋,一副商人打扮,脚步不紧不慢,边走边观察着两旁的门店和街上不多的行人。

紧跟在后面的两人,一人身材高大、身体魁梧,他头大肩宽、膀大臂圆,肩上斜背一个两头扎紧的布口袋。

另一个倒是精精瘦瘦,皮肤黝黑,他头缠青布,本地人打扮,肩扛扁担,扁担两头绾着箩绳,紧紧跟在两人后面。

三人来到下街子太平码头。

在码头旁边一个门店外,一方三尺黄色酒幌上,“四方茶馆”几个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穿长衫的汉子朝那个茶馆看了看,抬腿朝里面走去。两个人跟了进来。

一个肩上搭了块白布帕子的堂倌立即笑着迎上来,

“三位,里面坐!”

三人选了一张靠近街边的桌子,长衫汉子面朝街面坐下。

“三碗茶!”青布包头的男子喊道。

“好嘞!三个盖碗!”堂倌应答道。

茶馆里面热闹得很,除了几桌吃茶“喝单碗”(指酒)吹牛的外,还有几桌打牌赌钱的。有掷骰子的,有摊牌九的,有打撮牌、扯十四、打大二的,几桌人吆五喝六、乌烟瘴气。

盖碗茶上来后,三人正要喝茶,门外突然涌进来十几人,为首的二十多岁,长得面皮白净,三七开分头,穿一身灰呢子中山装,上衣兜外吊着一条金光闪闪的表链。

此人像是十分熟悉这里,一进门径直朝一张桌子坐下,旁边一青衣男子,长得獐头鼠脑,点头哈腰站在旁边,其余男子则一色黑衣,坐上另一张桌子。

堂倌见状,急忙上前,低头喊了声:“五爷!”

那人并不搭理,将怀表拿出看了看,又放进怀里。

“莫啰嗦!老规矩!”旁边男子朝堂倌挥挥手,堂倌就立即下去了。

在“五爷”刚一进店时,几桌打牌吃酒的就立即安静了下来,好像瞬间被人堵住了嘴巴,有几个脚踩在板凳上掷骰子的,也把脚放了下来。

这边桌上的三人只是用余光看了看他们,依旧喝茶。为首商人模样的人,将盖碗揭开,那茶的雾气冒出来,立即闻到一阵清香。

一会儿,“五爷”那一桌也上了茶,还端来几碟瓜子胡豆花生,外加一碟卤猪头、一碟青椒炒的盐白菜。

堂倌端来一小碗“松江古井酒”。“五爷”开始品酌起来。旁边那一桌黑衣人也不说话,等着上茶。

只见一名“茶博士”手提一把滚烫的长嘴铜壶,另一只手臂从臂到腕重重叠叠地支了一摞茶碗,手指间还夹了几只。

他走到桌前,对这桌人微微一笑,一闪手一晃臂便将所有茶碗平平顺顺地铺排在桌上。

随着他的一个后撤步,将身子拉成弓步状,这把铜壶在他手中一晃,立即到了身后肩上,呈“苏秦背剑”式,瞬间又将另一只手搭在铜壶一端,呈“懒汉挑担”式,

随着他身体的移动,刚才的前弓步现在成了侧身后弓步,他一扭头,眼到铜壶嘴到,只见一股冒着青白热气的开水从壶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巴江剿匪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没有了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