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百一十六章·看铺(1/2)
好书推荐:
众人纷纷应是。
用过了午饭,宋太太等人提出了告辞。 宋太太道,“叨扰了半日,又蹭了顿饭,再不回家去怕是不成了。” 卓大太太挽留道,“难道离了你们,家里就不能过日子了?刚用过饭,喝杯茶再走。我才说到了兴头上,你们这时候走,不是扫我的兴吗?” 宋太太道,“我们可都是当家的,一时找不到还说得过去,可这一日找不到人,管事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事,家里可不得乱套吗?咱们离得近,改日再来就是了。何况不是约好了去红螺寺吗?您还怕见不着我们吗?” 卓大太太这才不再多说。 赵氏也顺势站起了身。 盛南锦觉得很奇怪。 宋太太、谢太太、彭太太三人难道不是来和她谈入股季家买卖的事吗?怎么正事一句没说,三人就要离开了呢? 等离开了卓家坐上马车,赵氏才笑着道,“你要耐得住性子才行,你看这些人,可比你沉得住气多了。求人办事的是他们,人家不着急,你却先急起来了。” 盛南锦道,“我只是搞不懂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氏道,“哪有第一次见面就托人办事的,那得是多大的人情?何况这种事心照不宣,没必要当着卓大太太的面提出来。你且等着吧,这两日她们就该到家里来拜访了。” 盛南锦‘哦’了一声,觉得京城的官太太们还都挺有意思的。 赵氏道,“这三人里,宋濂最是年长,跟卓先生的时间也最长,如今在文渊阁当职,是先生的一条手臂。谢律的学问是最好的,在户部做侍郎,是先生的脑子。至于说彭珺,则是最会钻营的,人脉也最广,在鸿胪寺当差,是先生的一双眼睛。” 这倒有趣,三人的性格都映照在了三位太太的身上。 宋太太老成持重却心中有数,谢太太聪慧过人,轻易不显露锋芒,彭太太则热情开朗,能言善道。 盛南锦笑着道,“这三位和舅舅的关系怎么样?” 赵氏道,“都是卓先生的学生,皆以师兄弟论资排辈,你舅舅在他们之下,见面是要叫一声师兄的。” 盛南锦点了点头,“舅母,外头不是传言卓先生只有两个儿子吗?九边的那个女儿又是怎么一回事?” 赵氏微微一笑,“你这孩子,准是听她们提起就记在了心上。其实这里头还有个缘故,那个女儿其实是卓先生收养来的义女。当时卓先生和夫人被先皇贬斥出京,路过太原的时候在路边的草丛里捡到了一个被人抛弃的女儿。卓夫人瞧她甚是可怜,起了怜悯之心,加上自己又没有女儿,就将她养在了身边。这件事先生身边的弟子都知道,可后来事情被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有说卓先生养了外室的,还有说是前朝遗孤的……先生又不喜解释,最后被传得越来越玄乎,说什么的都有了。” 盛南锦道,“原来是这样。” 赵氏道,“先生和夫人都是大善之人,对这个孩子也没的说,一直亲自带在身边教养,和自己亲生儿女没什么两样。后来将她嫁去了将门之后的佟家,佟城面目俊朗,两人倒也十分的般配,婚后自然恩爱。” 盛南锦道,“那她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盛南绒始终保持着沉默。 赵氏怕她无聊,轻声问道,“绒姐儿,累了没有?” 盛南绒摇了摇头,“不累。” 赵氏道,“等过几日去红螺寺,你也跟我们一起去,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正好看看热闹。女孩子能出远门的机会可不多,不能一直在家里关着。” 盛南绒自然高兴,笑着道,“多谢太太。” 赵氏觉得这孩子十分的懂事,心里又喜欢了几分。等回到家,她便拉着盛南锦的手单独道,“你真想把绒姐儿嫁到京城来?相隔千里,窦姨娘答应了吗?” 她担心盛南锦好心办了坏事。 盛南锦道,“她不答应,我能把人带过来吗?句容县统共才多大的地方,但凡看得过去眼的人家,早就定了亲,绒姐儿年纪也不小了,您要是有合适的人家,就帮着物色物色,事情要真办成了,窦姨娘也会感激您的。” 赵氏没怎么放在心上,“她感不感激我又能怎样?你还知道操绒姐儿的心,你可比她年纪还大呢,你的终身大事怎么办?” 盛南锦道,“这又不是我说了算的,没有合适的人家,我总不能去大街上随便抓一个成亲吧?” 赵氏无语道,“你就拿话气我吧。我实话跟你说,你上次走得急,卓大太太还把我好一顿埋怨,我看她的意思,似乎是想帮你说亲。她认识的人家,自然是没问题的,趁着你这次来京城,不如相看相看好了。” 盛南锦红着脸道,“这我怎么知道?” 赵氏道,“你是个有主意的,怎么到了正经大事上反而扭捏起来?你要是不反对,我可去回卓大太太的话了。” 盛南锦低头不语。 赵氏只当她害羞,心里有了计较,笑着道,“差点儿真把你当了女诸葛,没想到内里还是一团孩子气。不过是个绣花枕头,看着表面光彩罢了。” 盛南锦尴尬地起身道,“我不跟您说了,我要出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晚承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