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四章培训户部官员得收钱(1/3)
“哎,是我当初对不起罗成兄弟啊!想不到线娘弟妹性格如此刚烈。我安排去接她们母子人,始终都没寻见,事至如今,其实联是真的无颜见她们母子。”
李二惭愧的喃喃自语。
长孙皇后见状亦无语,良久轻声道:
“二哥!弟妹也是真不容易,能把通儿培养的如此优秀,不知遭受了多少苦难?”
“何止是优秀,朕通过在这短短几个月与通儿的接触,还有通儿送给朕的这些谋略。他文能兴邦,武能定国,是大唐的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啊!”
坤宁宫一时陷入沉默。李靖过了良久道:
“陛下,微臣回家后让微臣的夫人和通儿母亲好好说道说道,可能多有转圜。通儿这孩子特别有孝心,只要线娘说话通儿一定会听的。”
李二面露喜色道:
“对对对、朕也让观音婢与线娘弟妹多多联络联络感情,把当初的事解释解释。只是不知如何补尝她们母子才好。”
长孙皇后道:“我这身体也多亏有通儿,太医院和孙神医都是束手无策,还是通儿为我妙手回春,再无恶疾缠身了。再想想她们孤儿寡母,流离在外这么多年,不知受了多少苦难,无能如何补尝都不为过啊!幸亏线娘得此麒麟儿,线娘妹妹晚年可有福享了!”
“咳咳、陛下,”李靖若有所思道:“通儿准备把我和秦二哥、知节封地中间的那块地买下来。可那是一块不毛之地。”
“哦,是吗?说说那块地如何?”李二兴趣满满问道。
“我也不清楚他想干什么?可那是一块有水就淹,无水寸草不生的地。约有好几千亩,旁边还有二座荒山,尽是黑石。听夫人说通儿想办工坊,广收流民。”
“这孩子是不是傻了、这能干什么?”李二疑惑不解地道:
“这孩子还说地方太小了,想把我们三家的地都合并在一起干。哎,这孩子就是心太善良,见不得穷人受苦。可能与她母子这些年来所受的苦难有关吧?”
李二眼眶泛红,长孙皇哽咽问道:
“前段时间红妹妹不是到通儿他们那里去过吗?通儿家里现在的情况如何?”
李靖又再次兴奋地道:
“好、好的很,是个福地。我家夫人听线娘说,原来那地方是穷山恶水,至从通儿去年出去打猎出了事,通儿过了什么生死关。醒来后,通儿一改往昔,接手了家中之事,统筹安排,现在以是世外桃源。”
“是吗?这孩子是怎么做到的?”长孙皇后惊奇问道。
“具体的情况微臣就不知道了?但他那叫什么基地的地方,老百姓人人不光能吃饱。听说都统一在一个叫什么食堂的地方吃饭。他们每天都必须吃一顿肉,还建了一个学堂,孩子们吃喝拉撒穿住都在学堂,户户都住进了基地统一建的房子里。而且还是一种从没见过的青砖大瓦房,家家都有许多银两。最多的有一万多两,有活都抢着干。老人有人看管,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小有所养、每月底到分钱时都不愿去领,还必须让人送到家里去。”
“还有人不要银子?”李二疑惑道。
“有钱无处用呗,那有什么办法?听说所有东西都是通儿统一发放。成亲基地安排,生孩子基地全管,还另外送一百两银子。您说这银子那里花的出去?听说通儿刚到长安来时,基地所有出了银子的,今年年终还有份子钱。据通儿的管家说,到现在为止,出到十两的能分到上万两。几两和几个铜板的人、也能分到几千到几百两,这孩子是真有本事,而且做事公平。”
“哪他那基地有多少人呢?”李二问道。
“没多少人,就是所有用的器物特别好。象哪耕地的农具叫什么曲辕犁吧!我们这里两头牛两个人一天才能耕两亩地。还累的要死要活的。可他哪里不一样,一个人一头牛一天轻轻松松能耕十多亩地。通儿又不准那些老百姓拼命干活,一天只准干四个时辰。有人多干一些时候听说还被罚了工钱。据说被罚工钱后反到乐哈哈地,您说奇不奇怪。”
“那他哪里有多少地?是怎样忙得过来的?”长孙皇后惊奇问道。
“有二三千多亩吧?就一二个人管,听说挺清闲的。”
“哦、那田地里要水怎么办?”李二问道。
“他给安装了十多个大木架,日夜自动不停的给地里浇水,多余的人都在工坊做工。播种和收割时,所有人都下地干活,学堂的孩子也不例外。哦,还有一个事,那里的孩子所学的书本也和外面的不一样,都是通儿撰写的。不看他们都不缺吃喝、生活富裕。但人人都知道节俭,通儿上次回基地见学堂洗碗的地方有一点饭粒,还特地作了两首诗文劝导基地所有人。”
“哦、我就喜欢通儿的诗文,爱卿念来听听。”李二急切道。
李靖念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还有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岁,粒粒皆辛苦。”
“写的好、好诗文。又是两首千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罗通扫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