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五十二章 孔明蹊跷跌落山中(1/2)
山风骤起。
诸葛亮跟着福伯离开后山花林,大步疾行,一路无话。
见福伯正往西南小径拐去,诸葛亮说道:“福伯,这条路似乎之前未曾走过。”
福伯头也不回,应道:“哦,公子跟紧便是,莫让先生着急。”
诸葛亮却说:“山庄正厅在东南,可我们此路却向西北而行。”
福伯吃惊,回头站住道:“山高林密,此刻又没日头,你是如何知道我们正向西北而行?”
诸葛亮一笑道:“福伯,不必看日头,看树冠的长势即可。南向树盖茂密伸展,北向则反。”
福伯连连点头道:“果然厉害。我以为小小读书郎就会七步成诗、辨音弹琴,没想到山中方位也清楚。
是这样,这条路确实先向西北一段,绕过山脚再拐一个胳膊肘弯,即可直达山庄前庭,因为老爷给我差事多,我想快点复命,所以带你抄了下人们的近路。若是那些贵公子娇小姐,我也是断不敢带他们走的。”
见福伯如此直白,诸葛亮笑道:“亮乃乡野村夫,这种山路倒是惯走的。”
福伯摆摆手道:“快走吧,水镜先生确实找你,这我可做不了谎,等你见了他便知……”
见福伯忽然沉吟,眼神慌乱,诸葛亮问道:“福伯,怎么了?”
话音未落,只听得“砰”的一声。
诸葛亮缓缓倒地。
……
黄月英把柴房里外翻了个底儿朝天,也没找见小鹤。
唐炳一头瘫在竹踏上,四仰八叉道:“人家飞上山玩去了呗,这有啥的。”
黄月英蹙眉道:“不对,食儿也没吃完就飞走了?我出去看看。”
话音刚落,那边鼾声已起。黄月英心里暗笑,唤了飞燕,主仆二人又出门找鹤去了。
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只是小鹤依旧无影无踪。
黄月英无可奈何,心下埋怨到:诸葛亮还说鹤通人性,怎么说走就走连个招呼都不打。唉,只能由它去吧。
站在灵犀山庄的至高之处,回首俯瞰,只见一片翠绿的华盖遮天蔽日,山庄仿佛隐藏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显得格外神秘而又幽静。
东南方向,错落有致的院落与蜿蜒曲折的甬道交织成一幅精美的画卷,每一处都透露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陆离地洒在石板路上,增添了几分古朴与温馨。
而西边,山涧与峭壁构成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
峭壁之下,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静静流淌,它沿着蜿蜒的小径,时隐时现,仿佛是大地的脉络,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生命。
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与周围的绿意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若在此处常住,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飞燕蹭黄月英裙角讨水喝,这才发现背囊水壶里一滴皆无。
“走,我们去水边。”黄月英眺望西边山涧,将飞燕放进背篓,又一路奔西纵跃下山去了。
溪水淙淙,主仆二人终于解了渴。飞燕躺在石滩上抖须舔毛伸懒腰,黄月英则顺道洗脸洗发,溪水拍脸,格外清凉沁爽,真是恨不得整个人都扎水里,梳洗之中,头上的红丝绳滑落入水,待到发现时,已经漂到三丈之外了。
黄月英连忙踏水去追,好在溪水不深,最深处也刚没小腿。飞燕不愿沾水,便一直沿着石滩往下游追去。
够到红绳蹚水返回,却见身后飞燕踟蹰不前,正围着一个草垛灌木从兴奋异常,喝了几声都回来,真是莫名其妙。
黄月英不满道:“飞燕,不许再捣鸟巢鹅穴鸭子窝了,咱们闯祸可不少啦!”
无意间再瞥了一眼灌木丛里,不由心下一骇——隐约见一人脸面冲下趴在那里,黄月英凑近一看,险些魄散魂飞,她颤抖喊道:“诸葛亮?诸葛亮!”
飞燕呜咽了一声。
黄月英费力将诸葛亮翻过身来,脸庞朝上,见其脸颊手臂衣服均有擦伤划口,好在脉搏呼吸尚在,应是摔落至此,尚未苏醒。
跑到溪边用手帕舀了捧水,浇到诸葛亮脸上,来回往返几次,又上手不停拍打照诸葛亮脸颊,情急之下,几乎是打诸葛亮的耳光。
不多时,诸葛亮终于睁开眼睛,四只大眼睛相对,诸葛亮含笑说道:“多谢黄姑娘,再次救命之恩。”
黄月英眼睛发红道:“少废话,怎么回事?不是去见水镜么,为何晕倒在此?浑身还都受了伤?”
诸葛亮说道:“说来蹊跷。”
又坐起身来,发现腿脚都还能动,一边抚摸飞燕的头一边对黄月英说道:“好在都是小伤不打紧,只是脸上火辣辣的疼……”
黄月英尴尬,打岔道:“我说,天要暗了,深山不宜久留啊。”
黄月英又道:“你不是跟了福伯要去见水镜先生吗?福伯人呢?你为何又在此处?水晶先生见到了吗?”
一连串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少年诸葛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