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二十八章 峰回路转去而复返(1/2)
雾隐平静说道:“如果只是根据现有已知信息,似乎分析很有道理。”
诸葛亮微微一怔。
雾隐脸上浮现意味深长的神色。
……
又隔两日,戏班子即将启程赴南阳,黄月英起了个大早,来送来芳和周轻他们。郭槐受县令郑旦委托也来送行。
诸葛亮和唐炳也一道来了,唐炳哈欠连篇,小声嘟囔:“戏班子为啥这么着急非要今天走,昨晚睡得迟,我现在困死了!哎对了,案子不是没查完嘛?”
郭槐回过头来不苟言笑道:“唐家少爷的意思,是说我们县廷的调查失职?”
黄月英胳膊肘怼了下唐炳:“没睡醒吧你,该取证的都取证了。你不舍得来芳走就直说,别扯别人。”
唐炳吐吐舌头,自知失言,笑嘻嘻的从怀里慢慢摸出一个油纸包,说道:“郭大人,您没吃早点吧,这点心给您。”
唐炳嘴上这么说,但手上的油纸包却紧紧攥在手里,根本没有递出去的意思。郭槐头也没搭理唐炳,冷冰冰的转过身去。讨了个没趣唐炳并不沮丧。
黄月英一把拿过油纸包,似笑非笑道:“来姑娘也没吃早点,我帮你送她吧。我给她备了一些日用的东西,却没来得及准备吃食。”
唐炳鸡啄米般的点头笑,黄月英此举正合他心意。
不一会儿的功夫,平乐苑外,装了百戏班各种道具服装的两辆大马车已准备就绪。见来芳眼下一片青黑,黄月英劝她晚些时休息好了再出发也不迟,来芳摇摇头,抬头看向平乐苑的三字匾额,坚定的说道:“还是走了好,省着夜长梦多。”
话已至此,再有不舍也不好再劝。黄月英看着来芳和周轻忙前忙后,也上手帮忙捆紧绳子什么的。一个小包袱从车上掉了下来,幸亏黄月英手急眼快接住,只不过包袱皮还是散了,一方手帕飘然落下。
“好漂亮的兰花啊——”
黄月英捡了起来,惊讶的发现上面绣花的样式似曾相识。
“快来!马车轮毂上有一块裂缝!”
周轻眼尖,发现了一块车夫都未察觉的裂缝,郭槐帮车夫借到了泥胶填上了裂缝。车夫千恩万谢,说这要是半路车轮出事,麻烦就大了。
唐炳打着哈欠跟诸葛亮八卦:“听说现在百戏班是周轻主事啦,看不出来吧,话都不爱说一句的人,竟然还能操这份心!班主还是有油水嘛!”
黄月英白了一眼唐炳:“就知道油水!人家就不能为了来芳?”
黄月英的话让诸葛亮眉心一动,对唐炳笑道:“甭管为了什么,每个人都潜力无穷,不可小觑。”
唐炳耸耸肩,揉了揉眼睛,掉下来几粒眼屎:“潜力嘛不知道,反正他视力肯定比我好。”
说话间,来芳和他们的大篷马车已渐渐从视线中消失,他们所前往的北方开始变得遥不可及。目之所及,只剩下一片广袤无垠的树林,和那在阳光下闪耀着淡淡光芒的远山。
渐渐的,他们的身影已经融入了那片苍茫的地平线,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小黑点,在时光的长河中渐行渐远。
短短的时日,那些曾经的笑语欢声、离愁别绪,此刻都随着风儿飘散,沉淀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上。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淡淡的忧伤,以及空气中残留的马蹄踏过的尘烟。
分别总是难免带来些许惆怅,但生活还要继续。
县吏已经去给郭槐牵马了。唐炳饿得肚子咕咕叫,已经嚷着一会儿回书馆要顺路去小吃铺吃点心了,黄月英依然不舍得离去。
诸葛亮劝道:“黄姑娘,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黄月英:“嗯,百戏班走南闯北,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襄阳是去不成了,搅了成武侯的局,短期内也来不了荆州了,眼下战乱不定,可能大家此生都再难相见。”
诸葛亮:“黄姑娘是因为这个不开心?”
黄月英苦笑一下:“倒也不是。”
诸葛亮笑了,可他分明察觉到黄月英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疑问闪了又闪。
黄月英忽然又开口道:“……也许是我多想了,我总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可我又说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唐炳见缝插话:“哎呀,平乐苑里死了人,还能一样?可怜来芳是个孤儿,一个弱女子,今后凡事都只能靠自己了。你舍不得他们也没辙啊。”
黄月英灿然一笑,洒脱说道:“唐球说的对!他们走南闯北早已习惯了分别,而我并不习惯吧。”
黄的女性朋友不多,难得和来芳格外投契,诸葛亮寻思这许是她伤感的原因之一。
抬头望向东方,初升没多久的太阳已经开始晃眼了。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可能是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吧,诸葛亮一时间也有些感慨,脱口而出一句《孤儿行》——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
见诸葛亮对来芳的同情,黄月英突然又有点醋意,她自己也不知道今天到底怎么了。
忽然,诸葛亮眯起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少年诸葛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