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六章 边州豪杰各有志(一)(1/2)
入城之后,县令楚休为众人各自分派了别院。
吕布所居的别院里,此时他正与魏续等人统计战后所得。
明面上的财货珠宝所得不多,甚至不如当日在并州抄家所得,聊胜于无而已。
好在,吕布看重的本就不是这些。
世上事,不是求名便是求利。
这次他们驰援而来,想要救援北地郡百姓的心思自然是有的。可更多的,还是希望借此战扬名。
边境武夫,不以战事扬名,又靠什么呢?
而此战的结果,对吕布等人来说可算是极好了,甚至可说是最好不过。
当初檀石槐在世之时,年年南侵,压的汉廷抬不起头来。
尤其是之前夏育等人出塞一战,更是大败而归,甚至丢了符节,汉廷引以为耻。
如今檀石槐的继任者,鲜卑大汗和连死在吕布手中,无疑是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而亲手斩杀和连的吕布,自然会因此暴得大名,尤其是在边州之地。
原本他的名声只在并州之内传扬,可如今有此一事,日后边州只怕无人不知吕奉先之名了。
自此之后,他吕奉先的名头,多半就要由骁武冠并州,变成骁武冠边州了。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至于此事的功劳嘛,却是可大可小,尚需运作一番。
可大,驰援边郡,阵斩敌酋,扬名塞外,自然可算是泼天的大功。
可小,未经调令,擅离郡县,一个名头就可以让吕布等人的功劳化为乌有。
又或者将吕布这个并州武夫的功劳,给北地郡不曾露面参战的士人们分上一分,譬如北地郡守周芳,便是注定要分上一份的。
好在吕布并非全无根基。
他如今还有个大儒郑玄弟子的名头。
没有做出事情之前,这大儒郑玄弟子的名头无甚用处。可如今做出了足以名扬四海的大事来,事情自是就不同了。
名儒自有气节,未必会看重此事。
可名儒的弟子,难道也不看重吗?
自然不是。
就像大儒郑玄的学生当中,孜孜不倦,耽于学业者,自然是有的。可更多的,还是像吕布这样,想要借助郑玄大儒的名头,来做些事情的“镀金”者。
吕布这些师兄弟们,不怕自家恩师有名,只怕自家恩师不够有名。
恩师越是出名,于他们日后走上仕途越是有利。
对一个名儒来说,还有能比教出一个为国争光的学生更能提升名气的事吗?
或许有,但不多。
加上吕布又是武夫出身,天然就不会阻挡师兄弟们的仕途之路。
所以对吕布那些师兄弟们而言,吕布实在是个相助的好选择。
既是相助,也是自助。
故而今日在大胜之后,吕布已派陈敢去军中挑选了些机灵之人,去给他那些有些名头的师兄弟们报信。
吕布对此事并不担心。他相信,那些师兄弟们都是聪明人,自然会做正确选择。
陈勋走上前来,交给吕布一封书信,“奉先,看看措辞如何,可有要修改之处?蔡公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莫要叫他挑出错处来。”
吕布接过书信,粗略看了一番,笑道:“蔡师知我的学识,这信即便交给阿续来写,也是一样的。”
一旁的魏续冷冷瞥了他一眼。
这封书信自然是给蔡邕的。
如今他这位蔡师身在洛阳,虽是无实权的清流,可以其在文坛的地位,在合适的时候,为他这个弟子说上几句公道话,想来还是有些用处的。
毕竟,蔡邕在太学还有一群狂热信徒。
将事情安排妥当,吕布长出了口气。
胜利结算,繁琐但是令人心情愉悦啊。
正在吕布想要和魏续等人喝上几杯之际,随吕布等人同来的,廉县县尉的门客陈仲却是登门求见。
此战陈仲奋勇杀贼,极为勇悍,吕布自然不可不见。
不久之后,陈仲登上大堂。
吕布抬头看去,见陈仲依旧是短衣草履,一副田间农户的打扮。
其人如今三十余岁,又肤色黝黑,若是蹲坐在田间垄上,只怕不论何人,都会将其当做一个寻常农户。哪里有半点像是舞刀弄枪的游侠剑客?
此时陈仲站在堂中,垂着手,面露踌躇之色,似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见状,吕布笑道:“陈君,你我也算是共过生死。有何事,直言就是了。”
陈仲略一沉默,沉声道:“欲与吕君借一物!”
吕布微微一愣,下意识按住腰间配剑。
却也怪不得他。
毕竟,此言一出,下一句往往便是借君头颅一用。
只是他很快回过神来,笑道:“不知陈君要借取何物?”
陈仲低声道:“当日吕君在廉县斩杀弗如单之时,曾得了一把环首刀。那把刀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中吕布,匡扶汉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