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二章 长亭外古道边(1/2)
官道上,车马碌碌。
马车上,听过蔡邕的言语,吕布略一沉吟,问道:“蔡师可是怕王氏会用些阴损手段?”
这次蔡邕得赦,是天子顾念昔日的情谊,可说蔡邕如今皇恩正隆。
即便王甫深得天子宠爱,可要从朝堂上对付蔡邕,却也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他们如要出手,也只能是用些暗地里的法子。
譬如刺杀。
这就是个传承数千年的好法子。
昔年司马迁作刺客列传,将刺客拔高到了一个侠的高度。
只是刺客之中,如荆轲等辈的侠义刺客,终究还是少数。
就像游侠大多不是侠,刺客也未必高尚。
大多数刺客,还是要吃饭的。
甚至有专门的刺客组织,专作刺杀一类的勾当。
蔡邕点了点头,轻声道:“确是如此。”
随后,他长叹一声,意态萧索,举目望向窗外,颇有些豪杰迟暮之感。
“说来却也不怕你取笑。当年我在你这个年岁,清冷孤傲的很。一言不合,即敢当堂怒斥,哪里受得半点委屈。若是今日之事是在我少年时分,可就不是默而无言了,少不得要泼那王智一头酒水。”
蔡邕摸了摸已然渐生白发的双鬓,“奈何人到中年,生儿育女,由不得你不收敛性情。阿琰他们有我这个阿父,整日随我东奔西跑,已然是大不幸了。我又如何能由着性情,让她们再染上杀身之祸呢?”
他虽是名闻天下的大儒,可天下为人父母的,其实大多相似。
儿女,总是容易成为他们的软肋。
听到蔡邕的言语,吕布沉默良久。
他熟知历史走向,蔡邕一家,其实凄惨的很。
当蔡邕被王允斩首于长安之时,大概还不知蔡琰已然被匈奴人掳走的消息吧。
而当蔡琰被掳走北去的时候,心心念念有人来救之际,大概也不知她的阿父,早已死在了长安吧。
乱世,就是如此无情。
即便是如蔡邕这种大儒也不能幸免。
良久,吕布叹了口气,看向蔡邕,“蔡师,依我看来,还是回返家乡吧。布虽不能亲自随行,可身边勇壮之人还是有一些的,有他们随行,定能保得蔡师无恙。”
蔡邕深深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爽朗一笑,“既然有奉先作保,那我便返回家乡。离家多年,却也不知,乡间小儿尚识我否。”
车厢里沉静下来,两人都在默默想着心事。
……
数日后,蔡邕收拾停当,准备起行。
这几日里,吕布拣选了十余个相熟日久,且弓马娴熟的轻侠剑客。他们将由曹性带领,沿途护卫蔡邕等人的安全。
分别在即,吕布站在长街上,与蔡邕等人话别。
蔡邕多年流亡,对分别一事却是已看的极轻。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这些年,他已送别过太多老友了。
他将一个木匣交到吕布手中,轻笑道:“奉先,无需沮丧,我如今年岁虽已不小,可再活个一二十年,总是不难的。无论如何,我都要留着条命,看自家弟子出人头地嘛。”
吕布接过木盒,长施一礼,蔡邕坦然受之。
吕布起身后笑道:“他日弟子定去兖州拜会蔡师。”
蔡邕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再多言。
吕布又与蔡琰作别,小姑娘虽然天资聪颖,可到底年岁还小,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如今分别在即,她用力抹了抹眼,眼看便要流出几滴泪来。
还好吕布见机极快,将一大包米糕塞到小姑娘手中,随后抬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小姑娘立刻转悲为喜,和吕布挥手告别。
随后吕布又找到曹性,除了叮嘱他要好好护卫蔡邕等人之外,他还要曹性留心兖州与豫州的地形地势与风土人情。
顺带的,他还说了几个人名,若是可能,要将其拉拢过来。
曹性素来是个稳重性子,虽不知吕布为何会知道这些人,但既然是吕布的嘱托,他自会小心留意。
之后再无旁的事情,马车缓缓而行,逐渐远去。
吕布站在原地目视良久,待马车彻底不见,这才收回视线。
自穿越以来,他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怕一朝行差步错就会送掉性命。
能让他真正放下心来,极少利益瓜葛的,蔡邕一家算是其一。
他自认算不得一个好人。可不论好人还是坏人,于某个时刻,总也会想晒一晒温暖的日光吧。
“不想奉先还是个多情的人。”在他身后,魏续咧嘴一笑,“这么多年了,倒是一直不曾察觉,看来还是俺老魏眼拙了。”
吕布转过身来,阴影迅速遮盖了阳光,他笑道:“我自来如此多情,只是你阿续不知而已。他日若是你看上哪家女子,到时看看我所赠的礼钱,你便知晓我的情意了。”
魏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中吕布,匡扶汉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