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9、取消传奉官制度?(二合一)(1/3)
今天的早膳极为丰富。
自从朱厚照登基之后,便把皇帝饮食之事交给了刘瑾,让刘瑾在宫外筹办。
其实,明朝的皇帝饮食大多由尚食监来负责。
只不过宪宗皇帝之后,基本上交给了太监处理。
朱厚照的饭量不大,吃了没多少,也就是两个肉包子,外加一碗粥以及一些时令蔬菜。
在吃饭这空档,刘瑾忽然来报,说焦芳求见。
朱厚照看了看外面尚未彻底升起来的太阳,心里有些疑惑。
这在上早朝之前求见,难不成是有什么要紧事?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进来吧!”朱厚照说道。
刘瑾躬身领旨,急匆匆的下去。
片刻之后,焦芳站在了朱厚照跟前,朝着朱厚照行礼:“臣,拜见陛下!”
朱厚照随着的摆摆手,说了一句“平身”,便问他:“这是有什么急事?怎么来的这么早!”
焦芳的脸上忍不住多了一些笑容,连忙解释道:“回陛下,臣已经想好了推行传奉官制度的方法!”
朱厚照来了兴趣,追问:“哦?这是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焦芳倒是一个有趣的人,他清楚吏部尚书与阁臣接触是一件犯忌讳的事,虽说这是皇帝支持的,不过,这种事必须要明面上说给皇帝。
毕竟,要是中间稍微出现点差错,让皇帝产生误会,问题可就大了。
“臣昨夜修书两封,分发给刘健与李东阳,说明臣有与他们联合的意思。他们二人想要拉拢臣,那么就会同意臣的某些想法。
届时,臣向陛下举荐吏部各官,朝臣肯定会认为臣想要把持朝政,到时候,臣再趁机提出传奉官之事,朝臣肯定会认为臣这是为了巩固势力从而落实传奉官,到时候,臣再顺水推舟,就能把这事落下!”
焦芳说的很认真,一五一十,没有任何隐瞒。
其实,这事大可以在早朝之后说,可他害怕朱厚照误会,所以赶在早朝之前,先和皇帝通个气。
焦芳以为自己的这个方法天衣无缝,会让朱厚照赞赏。
可迟迟等了好久,都不见朱厚照的声音。
抬头看去,却见朱厚照正慢条斯理的喝着茶水。
“陛下,您觉得如何?!”焦芳不清楚朱厚照的想法,小心翼翼的询问。
“说完了?!”朱厚照放下手中的茶杯。
焦芳点头道:“完了!”
“唉,朕本以为你是个聪明之人,结果就想出了这个法子?!”朱厚照长长的叹气。
焦芳心中一惊,连忙追问:“陛下的意思是?此法不行?!”
朱厚照摇头道:“何止是不行啊,简直就是没有一丁点的用处。”
“这这这……陛下,这……”焦芳急了,与儿子焦黄中想了大半夜,本以为这个法子没有什么问题,堪称天衣无缝,结果此时皇帝竟说法子没有一丁点的用处。
“你要知道,传奉官是一项备受朝臣诟病的制度,是从上到下,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反对的制度。
你以为,刘健和李东阳为了拉拢你,就会同意你的传奉官制度吗?他们充其量会为了拉拢你,同意你举荐的那些人,至于传奉官,那是不可能的!”朱厚照慢条斯理的说道。
朱厚照的看法很简单:文官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会基于自身立场,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从而进行争斗。
正如之前,刘健与李东阳的争斗。
但在面对触及同样利益的事情时,将会格外的一致。
这个同样利益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清查田亩、比如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再比如这个传奉官。
传奉官,说到底是威胁整个文官的一种制度。
这种危害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来看,甚至超过了清查田亩。
毕竟,清查田亩,事情繁多,里面能搞鬼的地方太多了。
相互扯皮,相互使绊子,有很多方法能够阻拦或者拖延。
可传奉官,毕竟是有大利于皇帝的制度,一旦落实成为定制,那科举还有意义吗?
谁当官,不都由皇帝说了算吗?
那个时候,朝堂就会彻彻底底的被皇帝掌握。
至于文官们想要升官,那只能把自己交给皇帝。
等到了那时候,和洪武年间又有什么区别?
没有权力的官员,只能被皇帝予杀予夺。
朱厚照很明白,哪怕焦芳愿意与刘健或者李东阳互为援引,可他们也不会同意传奉官制度。
毕竟,这个制度威力太大了。
到时候,他们宁可想办法扳倒焦芳,也不会同意焦芳。
再者,焦芳刚刚成为吏部尚书,根基未稳,身上没有功劳,就想推行传奉官,那是不可能的。
“陛下,这这这,那这该如何啊?!”焦芳急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完不成任务,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他可就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正德明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